星期一, 5月 31, 2010

基測後,我們這樣玩Ⅰ《班誌電子書》



★班誌電子書成品圖集

  一本記錄自己班級點滴的書,是多麼珍貴的畢業禮物!為了完成這個重要任務,執行委員必須將三年來學生所寫的班誌建檔,經過篩選、編輯並搭配合適的照片、插畫及音樂,最後製成「電子書」,不僅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特性,還能省下印刷費用。但老實說,製作的過程並不容易,除了要熟悉軟體操作外,繁瑣的編輯程式在在考驗學生的耐心與毅力。但我確信,在十年、廿年、卅年後,這本獨一無二的電子書絕對可以帶給我們滿滿的回憶!







  班誌電子書下載(exe自我解壓縮檔)

  閱讀軟體下載(重新連結)

  使用步驟:一、將檔案解壓縮至自己記得的位置。二、安裝閱讀軟體(如果安裝有問題,請用上面的連結重新下載閱讀程式)三、安裝完成後,點選sysh9519這個檔,電腦會用Flipviewer開啟電子書。特別注意:有一個sysh9519開頭的資料夾,必須跟sysh9519檔案放在同一層喔!總之,解壓縮到哪,就從哪裡開。

星期日, 5月 23, 2010

賈里布群島



  外頭是滂沱大雨,我在國美館內讀著「賈里布群島」的居民資料,想像自己是否能夠適應那裡的生活。相對於賈里布群島的人們,「我們」是所謂的「一般」、「正常」,擁有我們認為的理所當然,但「他們」並非如此。


  在虛幻中的賈里布群島,時間以相反的方向延續,人生是倒轉的。人們出生的時候是老人,以正常世界生命終點的型態降臨,擁有最多的記憶(除非年老失憶),知道自己過去的點點滴滴(當然有些已經忘記或者篩選過了)。大多數人出生時非常衰弱,有些處於病痛,然後身體慢慢強壯起來,活動力越來越強。去工作,或許從主管慢慢降到基層,薪水越來越少。從老年到中年,到青年...離開工作崗位,去念研究所、大學、中學、小學...身體越來越小,想法越來越單純,變成一個頑皮的小孩兒,盡情玩耍...最後變成一個嬰兒,要依賴母親的照料。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是被放到媽媽的肚子裏,慢慢變成媽媽身體的一部分。


  與電影《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有些相像,但在賈里布群島「所有人」都是以相反的方向展現生命(相對於我們熟知的時間概念)。擁有這種生命的人們,與我們有什麼不同?當賈里布人出生時,他們瞭解自己的性向,認識自己的伴侶,知道自己有幾個小孩,清楚自己的職業與興趣......他們不需面對未知的徬徨,生活中沒有不確定感,只有倒退的生命週期。好處是,他們將擁有越來越年輕的軀體,越來越少的煩惱,還能享受「重新獲得」的愉悅,像參照劇本似地去體驗他們「已記得」的回憶。但缺點是,在他們享受返老還童的美好時,也要面對其他的「失去」,失去主管職位、歷年積蓄、房地產、車子......對「即將發生的痛苦記憶」,誰能不感到恐懼?萬一有個受暴力欺凌的童年,這個人要有多大的勇氣面對他既定的「未來」?更令人悵惘的,賈里布人的愛情都以分手告終,即使擁有刻苦銘心的情感,也將隨著倒流的時間變成陌不相識的兩個人。「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在賈里布人的眼中,有著另一種詮釋。


  我們的生命存在「失去」與「獲得」,時間倒轉的賈里布人的「失去」與「獲得」又是什麼?誰的人生比較快樂?你喜歡哪種生命型態?或許有人會認為賈里布島的假想過於荒謬也沒有意義,但願意想像的人,可能會有些新的體悟。


  想瞭解當地居民的想法嗎?用好奇心買張機票去「賈里布群島」逛逛吧!

星期六, 5月 22, 2010

承受不了的折磨˙請妳離開



原本以為到了這把年紀,

不可能再有如此折磨,

但無情的上天,

依舊要開我一個玩笑。



前陣子隱約覺得自己有些不同,

似乎即將發生什麼。

帶著不安的預感,

我安慰自己,

那是過度無聊的副作用。



某天早晨,

半夢半醒地走過鏡子前,

突然看見妳的身影。

定神一看,確實是妳沒錯。

這是夢吧?

隔了那麼久,

妳竟然又回到我的身邊!

幾乎遺忘的名字脫口而出,

聲音裡帶著荒謬的情緒,

也勾起我對青春歲月的回憶。



身旁的她問我怎麼了,

我只能指著妳。

她笑了,

我不知道那代表在乎還是嘲諷。



我難以置信地看著妳,

怎麼可能?我問。

妳一如以往沈靜,

沒說半句話。

妳不說話的,

從以前到現在,

我只能用視覺瞭解妳。

還有偶爾情不自禁的肌膚碰觸,

時而輕柔、時而激烈。



從那天起,

妳成了我視線的一部份。

不佔據太多,

但扎扎實實的存在。

矛盾的是,

每當從繁忙中抽離,

就不自覺地想要搜尋妳的身影。



在我心裡,

妳緊緊貼著我的思緒,

影響我的決定。

該出門嗎?怎麼裝扮?還有如何掩飾?

雖然可以大方地承認這一切,

畢竟這不是單方的錯,

但我仍舊沒有這樣的勇氣。



我不想讓別人看見妳,

但也無法要求妳與我保持距離。

面對如此窘境,

我寧可避開他人,

我寧可一次又一次地躲藏,

也不願承擔那些背後的指指點點。



不知道妳為何而來,

但我希望妳早點離開,

讓我恢復原本的生活,

何苦如此折磨?



我輕輕觸摸著妳,

是的!我知道,

妳也身不由己啊……

過去的記憶,

曾經的掙扎,

讓我學到這一切不能強迫,

那只會越弄越糟。



但除了每日的掩飾,

我還能做什麼?

最難堪的是,

我還要每天承受她看著我們的眼神,

笑著看著妳,

笑著看著我。



妳的出現,

讓我重新記起妳在我生命中的份量。

如果這已經達到妳的目的,

就請妳離開吧......

留下這張與妳的合照

見證我們之間矛盾的情感。



希望明天,

我能重新擁有原來的自己。

扭曲研究結果的標題:「家裡有書孩子就願意唸書」



  這次的報導看起來「不娛樂、不聳動」,而且似乎具有教育意義,但事實上這個標題與第一手的研究發現有極大的落差。我們先來看看這則報導是怎麼「變出來」的,點下方圖片可見此報導「參考」的外文報導,標題為「Books in Home as Important as Parents' Education in Determining Children's Education Level」。請注意,這裡的「Education Level」意指孩子的教育程度。就此標題來說,「家中藏書」與「家長教育」在決定「孩子教育程度」上是同樣重要的。內文的詳細程度,也遠遠超過中廣郭希誠的編譯。姑且不論細節,我們來看看標題「家裡有書 孩子就願意唸書」,在國外的報導裡,絲毫沒有提到「願意唸書」這件事。就定義上,「願意唸書」跟「教育程度」(在此研究中是指受教育的年數)是不同的事情。只要孩子「願意唸書」,受教年數就一定增加嗎?「家裡有書,孩子就願意唸書」這是因果關係的描述,但此研究應該是「相關研究」,家裡的藏書量與孩子的受教年數存有相關,相關不等於因果,願意唸書也不等於教育程度。




  特別值得一提的,從下圖可見這個sciencedaily網站非常負責地附註引述來源,讓有興趣進一步瞭解的讀者可以查詢,當然也提供了我們確認報導真實性的依據。反觀中廣的報導,不僅內容大幅縮減,論點零散沒有組織,連編譯出處都沒有,更別提第一手的研究資料來源。




  看到許多人在解讀這個研究時,會認為「家裡有錢或者父母教育程度較高,自然家中會有比較多書,孩子受教年數之所以增加是跟經濟資本或父母教育程度有關,而不是藏書數量」,因此認為這個研究根本沒有意義。既然有第一手研究資料,我們可以看看研究者「原本」說什麼。在摘要的第一行「Children growing up in homes with many books get 3 years more schooling than children from bookless homes, independent of their parents’ education, occupation, and class.」意指此研究控制家長教育、職業與階級後(使用統計方法來排除這幾個變數的影響力),家庭藏書與孩子受教年數仍有正相關,成長在藏書較多家庭的孩子,比家庭藏書較少的多接受3年的學校教育。但相關不能直接導出因果關係,家庭藏書是一個有效預測受教年數的指標,然而這個研究設計無法證明家庭藏書是增加孩子受教年數的原因。究竟相關的黑箱子裡「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因為書籍數量多,孩子就「喜歡讀書」、「願意唸書」,影響了他們的教育程度,所以受教年數較多?這些「想像」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單就此研究的相關數據不可驟然推論。研究結果的解釋應該審慎,有證據的可以解釋,但對於推論或臆測的假設,應該採取保留態度,中廣報導指出「孩子就『願意』唸書」顯然是過度引伸了。




  總結來說,我們可以從不同層面討論「家中藏書」與「孩子學習、教育」的關連,寫篇專文說明自己的看法論點也無不可,但如果涉及「研究」,就應該要以證據為依歸,證據到哪就說到哪,不該妄自揣測。中廣這篇「家裡有書 孩子就願意唸書」的標題已經偏離研究的證據,將會造成多少誤解?問題不在於「家裡有書,會不會影響孩子唸書的意願?」而是報導者的標題超出了這個研究的範圍,牛頭不對馬嘴,但許多讀者都認為這是「有研究根據」的說法,然後認為多買一些書就可以讓孩子願意唸書(因果想像),原本的研究者豈不背了一個大黑鍋?無奈用Google搜尋「家裡有書孩子就願意唸書」,可以發現這篇中廣的報導已經被廣泛複製、引用,誰知道這個未經驗證的說法已經影響多少人?往好處想,未經驗證的說法也有可能是對的嘛!父母願意為孩子多買些書,也沒什麼不好......


  這陣子非常在乎報導與研究的落差,但寫了幾篇文章後,發現有些無力感!同樣的謬誤反覆發生,媒體也不願承擔「求真」的使命,但又有多少人覺得事態嚴重?或許渾渾噩噩過日子,把研究報導當娛樂新聞看,欣賞報導者天馬行空的「創意」,會過得比較快樂吧!

星期四, 5月 20, 2010

[台灣立報]娛樂化的標題:輾轉失真的研究報導Ⅰ



  在報章雜誌中,經常出現以「國外研究指出...」、「某某單位的研究發現...」開頭的報導,彷彿告訴讀者:「這可不是隨便亂說,而是學術研究!」問題是,記者真的秉持專業如實報導嗎?還是將研究結果斷章取義地扭曲成娛樂話題?





  以5月17日中廣郭希誠的報導為例,「越小學會撒謊,越能當上執行長」想必激起許多人的好奇心,對稍有研究經驗的我來說,更想知道怎樣的研究設計可以獲得如此結論。但看完簡略的內文後,我不禁懷疑標題的可信度,無奈該文作者並沒有提供引述來源,無法直接查證第一手資料。透過網路查詢,多倫多大學的李康教授確有其人,他的研究主題也包括「兒童說謊與認知發展」,但始終找不到任何證據指出「越小學會撒謊,越能當上執行長」。不過在搜尋的過程中發現,類似的報導在同一天出現在「明報:兩歲懂說謊,出人頭地有機會」、「新華社:兒童撒謊未必有害,家長應抓住機會正面引導」、「中央社:越小開始說謊越聰明,長大較成功」、「Nownews:孩子越會撒謊,越有機會出頭天」,而這些都與英國媒體「The Sunday Times」與「Telegraph(部分內容來自The Sunday Times)」5月16日的報導有關,而Mailonline在17日刊出類似的新聞,連印度的newkeralaindiatimes也引述倫敦的報導。從這樣的報導抄抄抄(說好聽,是引述),媒體之間的共生關係網絡可見一斑。



  媒體「報導別人的報導」已是見怪不怪的事,但在轉譯與詮釋的過程中,誰負責確認報導的真實性?若仔細分析上述報導,從英國媒體來到華文世界,內容已有不小的落差(在此不一一對照,請自行參照連結)。若英國的報導沒有「忠於原著」,那輾轉失真的程度豈不更嚴重!多倫多大學的研究結果,其重點在於用另一種角度看待「兒童說謊」這件事,表示說謊與兒童認知有關,可作為一種瞭解孩子發展的參考指標,但並不鼓勵孩子早點「學會」說謊,而是希望教師與家長發現孩子有說謊的現象時,把握時機進行機會教育(參見李康教授的受訪內容)。然而為了吸引讀者目光,「越小學會撒謊,越能當上執行長」這類標題凸顯的卻是「學會說謊與未來成功」的連結,再配上不完整的研究引述,非常容易造成讀者的誤解。這種娛樂化、聳動性的標題,倒也不能只怪國內的記者,國外媒體也好不到哪裡去。或者換個角度說,這個研究之所以受到矚目,有很大的原因是由於記者認為它「很能發揮」、「很有爆點」,至於研究結果應該怎樣審慎地詮釋、引伸,充分釐清相關與因果的差別,這些專業知能很重要,卻不是大多數記者關切的重點。



  朋友笑我何必這麼認真,又不是什麼重大新聞,只是個有趣的話題,況且看看檯面上的政商人物,說謊與成功頗有幾分常識性的關連啊!但我從教育與研究的出發點質疑,過度詮釋的標題與斷章取義的報導,會產生多嚴重的後果?誰該負起「求真」的專業責任?推給「被引述者」就好?或者在聳動的標題後加上「?」以表示一種虛假的客觀態度!類似的研究報導層出不窮,新聞媒體當然可以引述學術研究,但我希望記者能夠專業地註明第一手資料來源,而非透過層層「報導鍊」來「編譯」別人的成果,也不該妄下過度引伸的標題。期盼媒體能正視這樣的意見,堅持報導品質與自身的專業責任。



  曾把這篇文章的精簡版投稿到報紙的民意論壇,但我想很難被刊出吧!一方面是我寫得太龐雜,另一方面...媒體有他們的考量吧...


  註:本文於2010-05-21刊登於臺灣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標題、段落略有修改。



相關連結:

中文剪報(中廣、新華社、中央社、明報、Nownews)


Trust me, telling fibs is sure sign of success:Toddlers who can fib by the time they are two could be the chief executives of tomorrow.



Lying children will grow up to be successful citizens:The earlier a child starts telling convincing lies the more likely they are to be a success in later life, new research suggests.



Lying your way to the top: How tale-telling toddlers could turn out to be tycoons of the future.



For kids, telling lies a sign of future success?


娛樂化的標題:輾轉失真的研究報導Ⅱ

  昨天下午又注意到一則中廣新聞:「男人比女人愛說謊,年說謊一千一百次」,馬上回頭找英國媒體Telegraph,果然發現一篇同主題的報導:「Men lie more than women, finds survey」(6:20AM BST 18 May 2010)。當下我推測,依照觀察到的模式,後續應該有更多相關報導會出現。果不其然,「中國青年網:男人一年說謊12萬次 揭秘兩性間十大謊言 」、「聯合報:研究證明 男人確實比女人愛說謊 」、「自由電子報:女比男誠實 男一年說謊破千次 」、「中國時報:英國最新研究 男人比女人愛說謊 」、「新浪:調查顯示男性愛說謊 平均每天約3次」、「華視:男人愛撤謊 一天要白賊3次!」、「東森:男人一天說3次謊 比女性多1個」......



  兩天的追蹤發現,英國大報的研究報導,在一兩天內就會透過「編譯」的模式出現在其他媒體,然後透過網路四處轉貼。這種模式,我不專業地稱之為「媒體共生(寄生)關係」。其實不只是這幾天關切的「研究報導」有這樣的模式,國內媒體也盛行「跟著別人的報導追新聞」,我不知道專業的媒體工作者如何評判這樣的現象?這樣的模式豈不侷限了社會關注的範圍?



  就亂下標題來說,「男人一年說謊12萬次,揭秘兩性間十大謊言」出現嚴重錯誤,若細看內文,應該是男人「一生」說謊12萬次,在標題卻變成「一年」說謊12萬次。若一年說謊12萬次,平均一天男人要說328個謊,這實在「差很大」!但透過媒體共生關係,這則報導會被轉貼到最初報導者難以控管的地方,例如某個社群的論壇,個人的部落格......「錯誤的標題」被反覆複製,就算原報導媒體發出勘誤說明,也無法修正那些「複製品」的錯誤。除了「謬誤的標題」,一個「有瑕疵」的報導也會被反覆複製,將會造成怎樣的後果?例如「越小學會撒謊,越能當上執行長」,傳達了研究者未提到的錯誤訊息,我可以想見有些學生會把這拿來說嘴。或許報導者有不同的觀點或立場,但對於「真」的追求應該是專業媒體必須堅持的,不是嗎?



  就這個「男女生說謊次數」研究的類型來說,它其實是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而且是受訪者的「主觀回答」。「主觀回答」與「真實狀況」是否一致?這是我們必須注意的關鍵。當受訪者說「我一天說三次謊」,可能是他「察覺」到的說謊次數,說不定真實次數更多,也有可能他明知道自己說了三次以上,但為了某些考量,說自己只講了三次。受訪者回答的表面數字,並不會告訴你背後的故事。此外,性別會不會有差異呢?如果男生比較「大方地」承認自己的說謊次數,女生則對吐實有所顧忌,會不會影響了「男生比較愛說謊」的論斷?在同樣的數字背後(男多女少),有種可能是男生女生的說謊次數一樣,只不過男生比較坦白,女生則掩飾,或者男生比較誇大(顯示自己是壞男人?),而女生比較真誠。換句話說,「坦白程度」可能影響了受訪者說出的數字。所以這個調查研究很好玩,想要透過男女生的回答知道他們說謊的次數,可是卻無法確認他們說的是不是真的。如果報導的論斷是「男生比較愛說謊」,那研究者該不該相信男生回答的說謊次數?



  會有人質疑這些都是「可能」,你怎麼知道真實是如何?的確,有水準的研究企圖周全地處理「真實」,盡可能瞭解「真實」,而主觀意見的調查可以做表面的數字統計,但怎麼能夠確認或篩選隱藏在數字背後的可能?與此相比,昨日被報導的李康教授「兒童說謊」的研究設計比較周全,因為他設計了真實情境去觀察受試者的反應,而不是讓受試者陳述自己有沒有說謊。但即使研究設計比較周全,研究結果還是逃不了被斷章取義的下場。總結來說,報導裡都說是「研究」,但有些研究設計本身有瑕疵,不能將研究結果過度類推。然而報導者是否有能力或者願意去判斷?當粗略有明顯缺失的調查結果被放到「科學」類別,而原本有些教育意義的研究卻被改了標題,放進「新奇」類別。我覺得「研究」一詞已經喪失了應有的規格與尊重。



  思考這些問題之後,我在Ptt發文批判:「一、記者抄新聞、專業在哪?媒體共生結構越強,新聞就越缺乏多元;二、許多『研究』根本不夠水準,卻掛著研究之名,記者應該用腦袋判斷;三、就算原本是有水準的研究,也常被記者加個聳動性的標題,斷章取義,誤導讀者。」引來了一些回應,其中某位網友批評我搞不清楚「記者、編譯與編輯」的差別,他說「記者」與「編譯」是兩組人,而下標題的「大多是」「編輯」,而不是記者。這樣的指點我全然接受,因為我真的不懂這三者的差別,所以錯誤地用「記者」來含括所有媒體工作者。若這樣讓「記者」蒙受不白之冤,我願意道歉,以後我也會提醒自己「記者」不等於所有「媒體工作者」。



噓 txxxx30:我想批判的是你連記者跟編譯是兩組人都不知道還能寫這麼多

噓 txxxx30:看來你的媒體識讀程度也很有限

噓 txxxx30:還有你連下標題的大多是編輯不是記者都不知道

→ txxxx30:這年頭對媒體一知半解也能批評了是嗎?

→ ntnuspam:很抱歉,我的批評不專業。那以你比較專業的角度

→ ntnuspam:該怎麼解決我提出的問題與現象?

→ ntnuspam:記者、編譯、與編輯的專業各展現在什麼地方?

→ ntnuspam:請指教。




  但這位網友最後說「這年頭對媒體一知半解也能批評了是嗎?」我對此有意見。我不認為自己不懂「記者、編譯與編輯」的差別就不能批評媒體。因為我看到的就是「存在謬誤的報導」以及「習於編譯國外報導的模式」,這是我提出的「問題現象」,你可以說這是「編譯」造成的,你可以說標題大多是「編輯」下的,不是記者。你可以用專業的角度說「問題出在哪裡」,這些都是「專業的解釋」,非常歡迎。但為什麼我不清楚媒體內部的分工合作方式,就不能批評這個現象?彷彿這些專業問題專家才能談,我一介莽夫要批評還不夠格。「專業」是一種令人信賴的知能或技術,而不是一堵阻擋外人批評的高牆。若媒體報導讓我產生不信賴感,請用專業向我這個門外漢說明,而非拿「不懂專業還敢批評!」來封我的嘴。

星期三, 5月 19, 2010

對於假球爭議的「多此三問」

  關於台北市教育盃足球賽「兩隊故意踢和以求晉級」的新聞,就算是所謂的「戰術運用」,不可否認地,背後都有某種「利益動機」(例如晉級、拿到好的名次),而目前多數質疑的關鍵在於「運動精神」與「利益動機」之間的取捨。



  以教育的立場,理當重視運動精神,但我在此提出「五十步與一百步」的思考。當能否晉級影響選手的「升學機會」時,家長怎麼看待這件事?當能否晉級影響職業球隊解散與否時,我們希望可能失業的選手怎麼反應?當國家代表隊能否晉級影響臺灣在國際賽的「光榮」時,社會大眾希望教練下達怎樣的戰術?面對不同的「利益」,我們的信念是否堅定?



  這些疑問當然不符合這次國小足球賽的脈絡,但我「多此三問」是希望今日我們提出檢討後,除了賽制與規則的消極防範,未來面對不同的情境時,社會各界對「運動精神」的堅持是一致的,這樣才能給孩子真正的「教育」!

201005網路班聚



  號外號外!我們的照片出現在電影《第36個故事》的預告片裡面喔!仔細找找看吧!怎麼辦到的?看完你就知道囉!




  這段影片還有印象嗎?國一時的各科教師介紹,原來你們都趁當事人不在時搞鬼啊!慢慢會將手邊僅存的影片上傳,否則再來一次硬碟災難就慘了。上次的網路班聚人數急遽下降,所以趁週末前趕緊發表文章(大豪還留言間接提醒我),各位剛考完段考吧?應該有時間多交流一下近況囉!上週在東海大學遇到孟揚,他提議暑假辦個登山活動,哲凱也留言給我,看看是否在班聚的時候討論,雅喬也幫我想了一個班聚主題,看哪天一起回西苑。基本上,在畢業之後,我希望相關的班級活動都是由你們發起、籌辦,我只能提供一些建議,這樣才有機會向我展現你們的辦事能力啊!我相信,在國中那些活動的「薰陶」下,你們應該比其他人更有「辦活動」的能量與技巧才是。


  至於活動是否為「全班性」的,倒是不用強求。例如登山,如果只是走大坑的步道,那當然人數可以多一些,如果想要挑戰難度高一點的路線,或許就要有心理跟體能的準備。但不管如何,我都非常期待「被邀請」參加你們籌辦的活動!


  這次的班聚主題,就讓你們討論一下有什麼活動構想吧!畢竟到了六月,我們就畢業一週年囉!若平平淡淡地度過,實在有點可惜。若學期中時間比較難約,也可以考慮暑假,一起出去郊外走走、騎單車也不錯。或者你們有什麼特別的活動(ex:音樂會、發表會...),也可以彼此預告一下!


  最後,祝五月份面臨挑戰的同學能夠順利過關,拿到好成績!加油!

星期一, 5月 17, 2010

屬於自己的《第36個故事》



  如果用「可愛」形容《一頁台北》,那麼我用「純真」描述《第36個故事》;看完《一頁台北》會哼著可以跳舞的旋律,離開《第36個故事》的時候,我想著屬於自己、將來可以跟別人交換的故事。那個故事,或許免不了加油添醋,但我想用未來將它編得特別一些,有人願意聽。


  「交換」是劇情的賣點,若可以,我希望這個概念可以更深刻,在以物易物背後應該有另一個層次的交換,朵兒與群青的故事或許是這條線,但我沒被拉住,反倒朵兒與薔兒的互動與故事更吸引我。在廣義的「交換」下,遊手好閒的薔兒有了生活的重心,原本明確築夢的朵兒反倒越來越迷惘,慢慢地「讀書」與「環遊世界」交換,「穩定生活」與「四處流浪」交換。最終,她們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繼續編織著自己的故事。


  因為考慮「交換」,才有價值的判斷,讓我們思考對自己最有價值的是什麼。「交換」不是人生的目的,卻是創造屬於自己故事的一個法門。我繼續想著,自己要用怎樣的故事跟世界交換?跟生命交換?


  附帶一提,雷光夏的詞曲切中了我的心跳旋律,雖然我之前不太想認識她,但現在已經無法倔強了。

星期五, 5月 07, 2010

星期六早上八點十分

  誰會在星期六早上八點十分開始鑿牆施工?就是平日我們家出一丁點聲音隔日就口頭抗議的鄰居。在假日這樣敲敲打打,還震到我們的共用牆,工人抽菸的菸味又從陽台飄進來,實在很顧人怨啊!

什麼讓您不開心?

選擇多≠好

撰文/史瓦茲(Barry Schwartz)



1.    花了這麼多錢,一定盡可能要求最好的品質!



「極大化者」(maximizer,總是盡可能達成最佳的選擇)。

「滿足化者」(satisficer,無論更好的選擇是否可能存在,只要「夠好」就好了)。



心態上的差異,而非實質效果的客觀評價。



「好還要更好」

「夠好就好了」



極大化者,無論在決定購買之前或之後,都會比分數最低的人做更多的產品比較,也會花比較長的時間才決定要買什麼。而滿足化者在找到了一個符合他們標準的東西之後,就不再尋找。然而極大化者會盡最大的努力閱讀商品標籤、查購物雜誌、嘗試新產品,他們也花較多時間比較自己與他人的購買成果。



沒有人能夠一一查看所有的產品,但極大化者會為了這個理想而奮鬥,也因此當可供選擇的數量提高時,要下決定就變得越來越困難。更糟的是,做了一個選擇之後,他們還會為那些沒時間調查的選項感到煩惱。結局是,比起滿足化者,他們的確更有機會做出客觀上較好的選擇,但獲得的滿足感卻較少。當現實逼迫極大化者妥協、結束搜尋,並做決定時,他們又開始憂慮可能會出現比現在更好的選擇。



最強的極大化者也是對自己的成果最不滿意的人。當他們拿自己與別人比較,自己的成果較佳時,只獲得一點點的快樂,自己的決定較差時,卻極度的不滿。他們較容易在買了東西之後感到後悔,而如果他們的戰利品讓自己失望,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恢復過來。他們也比滿足化者容易陷入沉思。



「極大化分數」高的人,對生活較不滿意、較不快樂、較不樂觀,也比分數低者更憂鬱。事實上,那些極大化分數最高的人,其抑鬱症的評分就位於患病的邊緣。



2.    三千多萬的工程,竟然沒有?

3.    希望別人滿足自己的需求,但這個需求不在合約之內。

4.    如果當初作了另一個選擇,說不定會更好!

5.    果然印證了別人的批評

6.    變更的部分費用計算這麼斤斤計較!

7.    知道內部消息,讓人。

星期四, 5月 06, 2010

天降之手



  那天,一隻手從天而降。趁我仰頭張望之時,它迅速旋開我的腦袋,輕巧地夾起訊號接收器,猛力扔向天空。在刺眼的光線中,它揮著手倏然離去。從此,我再也沒接收過來自天空的訊息。

星期二, 5月 04, 2010

不太對勁的五四

  今天是五月四日,若非想要為自己今日的不對勁找個理由,我幾乎忘了五四運動這個詞彙。九十多年前的熱血不再沸騰,生命在虛弱的軀體裡緩緩流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