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月 27, 2004

學習型組織?

  什麼是學習型組織?答案又是一堆正經八百的拉雜文字。而實際狀況是如何?似乎定期辦個研習,偶而發發資料,就能與學習型組織沾上邊。但是,研習的內容切合業務需要嗎?發資料後有討論交流的機制嗎?如果說「之後會辦研習」就可以理所當然地代表「有需要,到時候再學就可以」,那我覺得這種「學習型組織」並沒有多高明。



  研習辦得好不好,與參與者的學習成效有密切的關係。這簡直就是想都不用再想的廢話。但這麼多研習辦下來,到底成效如何?我想,某些人、某些單位需要的,已不是泛泛而論的一般性研習。「九年一貫研習」繞著白紙黑字打轉,或許有的教師需要進一步瞭解「如何合作教學」;「文書處理班」教教WORD的排版、變更字型與顏色,或許「合併列印」才是研習者最需要的功能。當研習的取向和參與者的需求不能結合時,只是金錢、時間與人力的耗費,能有什麼成效?我覺得,學習型組織的精神之一,就是源自組織內部的學習動力,因為自己最瞭解自己的需求,最清楚哪些問題需要解決,當出現這些「學習需求」,就是學習的起點,不該把學習寄望於未來,因為外在的研習不見得能夠切合每個人的業務性質。所以當學習資源就在身邊時,為何還要用「每年都會舉辦研習」來阻絕這樣的機會?



  業務或教學工作往往是連續的、或是立即性的,所以我認為「早一天學,早一天好」、「有需要,馬上學」。記得從前國中時,常常要填各式各樣的表格,而許多資料都是一再地重複,在今日的軍中亦是如此。如果承辦人員一開始就能夠建立完整的資料庫,那麼後續的十次作業,都不需再耗費時間製表、填寫、檢核、輸入,可精簡這些瑣碎重複的程序。如果學期初承辦人員就有「學資料庫」的動機與意願,為何要拖到寒暑假的「資訊研習」?那時還不一定會教資料庫,而且受訓的人一多,講師也不見得能針對個人需求提供協助。另外一個例子,導師如果發現國一新生有入學適應的問題,應該趕快找學校內有經驗的資深教師或輔導人員,針對問題諮詢輔導方法,還要等學期中的「輔導知能研習」?學生需要立即性的輔導,怎能延後再處理?很多專業知能或許事先應該具備,但當下有解決問題的需求,怪罪「事前準備不夠」,或者「之後才有研習」,都是很可笑的藉口。



  我還有一個想法:學習,不一定需要權威名師。想學WORD的合併列印,我就可以提供協助,不需要請專業講師。想瞭解「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的科學解釋,國文教師不用跑到大學請問物理系教授,身旁的物理實習教師就是資源。看小病不用跑到大醫院,過度相信權威,卻不思索自己需求的程度究竟如何,有時反而造成耽誤延宕。除非有很特殊、很專業的需求,否則學習資源其實是隨手可得的。如果正式教師覺得請教實習教師,是一件很丟臉的事,甚至覺得實習教師不可能教我們什麼,那是迷思,也是可悲的自大心理。



  一個組織的領導者,應該提供成員一個隨時可學習的環境,並且提倡「樂於分享」、「不恥下問」的精神。沒錯!辦公業務仍舊要推,不能因為個人需求而擺在一旁。但是短暫的學習若有助於業務處理,何不暫停工作學習一小時,讓後續的工作更順利、更輕鬆、更有效率?教師的備課時間如果被剝奪,教學品質一定大為下降。行政人員的學習機會若被剝奪,服務品質又如何提升?領導者應該讓成員有適當的時間「學自己該學的」,沒有這樣的空間與識見,學習型組織只是空談而已。

星期二, 6月 22, 2004

永遠看清楚前方

  今天組長跟我說:「永遠看清楚前方,看清楚自己的前方是什麼,想清楚自己下一步要怎麼做。但不要被別人抓到你的想法,抓到了,就不用玩下去了」。當時聽得很仔細,但酒醒之後,就不太確定了,或許組長並不是這樣說的...但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感觸是很深的。我不斷地思索,同時我也真的要求自己「看清楚、想清楚」,更要「對我所看到的,對我所想的,付諸行動」。因為我的個性太容易「隨便」了,即使知道該怎麼做,要怎麼做,還是欠缺一股動力。當我真的真的看清楚前方,夠寬夠遠,或許我就更能瞭解自己的處境,更有使命也更有勇氣,踏出下一步。而看清楚前方,不僅需要經驗與腦袋,也需要勇氣,敢看清楚的勇氣。因為人往往會建構出符合自己解釋的前景,安慰自己,避免挫折...要破繭而出,的確需要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