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30, 2012

潮濕的煙味

  酷冷的凌晨,一股煙味飄過寒風細雨透進廁所的門窗,這股潮濕的煙味,讓我想起那一年每週7分之2的台北生活。


  為了有個短暫的棲身之處,以4500元的價格租了一間老舊狹小的雅房,每週四下午北上住一晚,偶爾待到週末。狹小的房間,破舊木地板當床,床架當書桌,書桌當置物櫃......門外聽得見廁所的動靜,窗外聽得見也看得見臨棟廁所的動靜。水聲、人聲、氣體噴發聲、物體落入水中的聲音、沖水聲、刷牙聲、漱口聲、乾嘔聲......有如另一派「聲音鐘」。


  而每當深夜,瑟縮在地板床前趕著總得拖到最後一刻的報告,儘管倉皇為之,仍擁有一種現在已失去的沈著:「我一定來得及完成」。寧靜中的嗅覺記憶如同今晚,同樣潮濕而陰冷,一樣透著彷彿發了霉的煙味,微微地宣示它的存在。正如那些特別的記憶,帶著一股懷舊的獨特氣息。


  即將離去2012的夜晚,是誰?是誰在這孤冷的夜?打開廁所窗戶抽著煙?跟台北那位煙者一般,讓自己的心情呼吸成雲煙,飄過寒風細雨散進另一扇窗,帶著潮濕的苦澀,鑽進另一個未眠孤客的呼吸之中?

星期一, 12月 17, 2012

2012電影記錄

1231《人再囧途之泰囧》

1218《Argo》

1215《Thermae Romae》

1212《太極2》

1129《Life of PI》

1126《太極1》

1124《Skyfall》

1110《The Campaign》

1022《搖滾年代》

1018《消失的子彈》

1014《低俗喜劇》

1014《聽風者》

1003《候鳥來的季節》

0918《逆光飛翔》

0820《BBS鄉民的正義》

0817《球來就打》

0803《女朋友。男朋友》

0720《The Dark Knight Rises》

0627《痞子英雄-全面開戰》

0619《寶米恰恰》

0610《瘋狂的蠢賊》

0609《建築學概論》

0531《Safe House》

0510《The Avengers》

0428《白兔玩偶》

0421《金陵十三釵》

0420《The Descendants》

0415《大魔術師》

0415《Act of Valor》

0414《War Horse》

0408《Torremolinos 73》

0407《We Bought A Zoo》

0407《命運化妝師》

0212《In Time》

0212《愛 Love》

0211《殺手歐陽盆栽》

0207《陣頭》

0129《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星期一, 12月 10, 2012

絕對不做

絕對不要為了別人,為了整體考量,讓自己和他人冒險!!

星期二, 12月 04, 2012

寒雨靜坐誰人問,一罵成名天下知

這絕對是一篇會「扯遠」的文章,是「我」的感想,儘管不周延、不專業,文責我負。



根據以往的經驗,我用「媒體」或「部分媒體」當主詞的字句,常會觸怒一些認真盡責的專業媒體工作者,認為我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其實就像我看到泛稱「老師」如何如何,也會引發的反感。我瞭解這種心情)。所以文中的「媒體」是一種泛稱,一種我感受到台灣現實情境中的媒體共同形象。在此先對秉持理念與良知、堅守崗位與職責的媒體專業人員致敬。



「寒雨靜坐誰人問,一罵成名天下知」

讓我不吐不快的導火線,是昨日各新聞媒體一播再播、一報再報的「學生罵教長」事件。這些學生在立法院的言行舉止,透過文字描述與影音圖像,快速地進入了許多人的腦袋,並且有效地形成了鮮明印象,也引發了各種不同的評價和爭論。



但其實這正好是一個點出媒體角色的熱騰騰例子。這些學生「寒雨靜坐誰人問,一罵成名天下知」。受關注的程度有如天壤之別,關鍵因素是什麼?是「媒體」,或者更精確地說,是「主流媒體」。大批學生在雨中靜坐的畫面,有被「全天不斷反覆播放」嗎?相反地,少數學生在立法院的言行,為什麼會如此受到「重視」?反覆播送的頻率比花鉅資買時間的廣告還高。因為他們「痛罵」教育部長?這不完全對,罵人不一定上新聞。我說,因為他們的「精彩言行」是媒體想要的(更悲哀的說,也是多數閱聽者期待媒體提供的)。



在反覆播放的「精彩片段」以外,我們還知道些什麼?



誰決定我們吃的菜?誰決定我們看的新聞?

這社會每天那麼多訊息,所以「篩選」是必須的。能播出的時間、刊登的篇幅有限,因此「剪輯」、「編輯」是必要的。但是在這些理所當然的篩選、剪輯、編輯之後,我們也成為天經地義「被餵食」的一群。部分媒體可以刪去大多數素材,只讓你看到所謂的「精彩片段」。當我們隨著這些片段高興、難過、氣憤、悲傷的時候,就達到了很多媒體想要的戲劇感染力,這新聞「觸碰」到我了,因為我有感覺。問題是,新聞不是連續劇,我們也不該用看連續劇的心情期待新聞。更大的問題是,只看到「精彩片段」的我們,是否曾經懷疑「一刀未剪」的版本會是如何?



你說,看「一刀未剪」的版本太浪費時間了,而且又不是每個人都看得到。那麼,至少我們可以期待另一種剪輯版本的平衡。然而,這也是現今臺灣媒體的大問題,在各主流媒體有如「聯播」的傳送下,有另一種版本嗎?除非我們願意自己去「追」。當媒體巨獸真的成形時,媒體與媒介被壟斷,我們恐怕連「追」的途徑都受到限制。



「就事論事」沒問題,但不要究小事而忘大事

有人大概會說,扯到這麼遠!明明就是立法院裡,學生罵教育部長這件事,應該就事論事。我的許多前輩或夥伴,從「禮貌」、「態度」、「表達方式」等面向切入,評論這幾位學生的表現,有些也表示他們的擔憂和期望:「這樣一罵反而會模糊焦點,造成反效果。如果態度好一點,不是更好嗎?更能獲得肯定?」我個人都尊重且認同,論點不再贅述。這不是說場面話,我真的認同。在我自己身上,又何嘗沒有這種「禮貌」、「態度」、「表達方式」被批評的狀況,這是人生不斷的修練的課題。至於有些名嘴或新聞旁白語重心長地說:「我們不禁要問,臺灣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我說:「@$##%!你們就省省吧!」我們的教育有什麼問題?很多。其中一個隱憂就是,我們的孩子是否能夠在媒體時代中站穩腳步,而不是被訊息洪流沖垮,能辨清假專業名嘴的搖擺言論,懂得查證與思考,而非日復一日被軟性資訊餵食,然後腦袋虛胖(扯遠了)。



如果「就事論事」是一種聚焦的訴求,以免其他因素干擾或過度渲染。那麼就事論事,對這幾位學生言行的評論,就是回歸到這幾位學生身上,不該過度渲染到「現在的大學生……」、「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如果要討論到政治操作或媒體打壓,那就另外「就事論事」。



你說,不行啊!這些都是相關的,必須一起討論。太好了!確實,個別事件分析完,整體性的觀點也是必須的。討論事情,有時連貫各事件的「脈絡」非常關鍵。我們都不喜歡自己的言行被斷章取義,那麼也應該「允許」脈絡還原的空間。如果有一段5秒影片,一個魁梧的成人狠狠揍了瘦小高中生一拳。打人這個動作「絕對不對」,而且直覺上「強欺弱」更是「不應該」,5秒的影片馬上可以塑造深刻的圖像印記。但如果電影導演將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之後,你說不定會覺得「這大人比想像的更可惡」或者「這大人這麼做情有可原」,甚至「這兩個人都一樣可惡」、「這兩個人都一樣可憐」。「打人」終究是不對的行為,但對行為的「解讀」會因為脈絡而不同。



你是否陰險地笑著:「說這麼多,想要為那幾位大學生的言行開脫?」我也陰險地笑著回應:「不,就事論事之後,我只是希望大家多關心比這更重要的事」。因為「就事論事」在某些時候是一種切割,在限定範圍內把事情理清楚。這是適當的處理步驟,但循序漸進,小事情論完,可別忘了大脈絡與大事情。



這幾位學生為什麼會來到立法院?在踏上發言台之前,他們經歷了什麼?他們究竟在乎的是什麼?



聚光燈吸引我們的目光,也限制我們的視野。

黑暗的舞台上,聚光燈吸引我們的目光,更強烈地說,它「指引」我們去看。有多少好奇的人,會睜大眼睛想盡辦法看看黑暗的地方發生什麼事?魔術師的助理正在動手腳,道具人員正在布置下一場的擺設……媒體也有聚光燈的功能,不夠水準缺乏全面性與深度的「焦點新聞」,也同時限制我們的視野。在「學生罵教長」的事件以外,我們還能看到了什麼?



姑且容許我用通俗的「大」、「中」、「小」來形容事件影響的範圍,以及對社會整體發展的重要性(個人分類,無學術根據)。



小 事 件:學生在立法院罵(嗆、痛罵、痛批)教育部長。

中 事 件:教育部發函關心參加反媒體壟斷活動的學生。

大 事 件:媒體併購與反媒體壟斷社會運動。

大大事件:臺灣的媒體生態問題(包含民眾喜好、政治經濟運作與媒體的共生關係)



現在,聚光燈打在小事件上,小事件受到最大的關注。然後呢?其他黑暗的地方發生了什麼事?「就事論事」完大家就停下腳步了嗎?若學生道歉,大家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學生不願意低頭,或許有人說不畏強權,可能有人說執迷不悟。然後呢?我們是否繼續順著聚光燈「看秀」,卻看不見我們社會的問題,在漠視的黑暗中腐爛。



有什麼問題?中事件、大事件、大大事件,每件都可以來「就事論事」一下。但我沒這樣的能力可以寫清楚,網路上有更專業完整的評析,只要有心去「找」。我只能提供一點想像:如果教育部對學生的關心那麼的模糊又容易引發遐想,校方都不一定能夠理解「上意」,何況接收到訊息的學生會怎麼想。既然教育部長現在已經「說清楚初衷」,那相信未來也有不少機會可以為自己平反。「部長,你就說到做到吧!」



對於媒體壟斷,前面我提到的都可以當註腳。如果看過007系列電影《明日帝國》的朋友,你相信一隻獨霸的媒體巨獸可以引發兩國的戰爭嗎?太誇張?我不知道。但我相信,獨霸的媒體巨獸絕對有能力操控、篩選、剪輯、甚至製造我們所接受的訊息,因為許多中型獸現在就是如此,而且越壟斷越獨占,越肆無忌憚。



至於最大的臺灣的媒體生態問題,一言難盡。無奈的最後,只能相信專業?相信良知?或許吧!但在這個前景不樂觀的時代,還是期待在乎多元與平衡的監督管控制度能夠發揮作用,比較實際,但現在這些期待也還是期待。與其期待,不如換個施力點,關鍵就是我們,「我們」!每一個媒體閱聽者,能不能獨立思考?是否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能不能讓媒體有所警惕?這些條件,不但是思想防禦,也能在累積之後,成為優質媒體發芽茁壯的土壤。



五十步笑百步,我們是五十步?還是一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大家應該不陌生:士兵陣前脫逃,一人退了五十步,另一人退一百步,前者就譏笑後者不中用。



我改寫一下。三位士兵上戰場,兩軍對戰相隔二百步,鼓聲一擊,三位士兵往前衝,一位向前五十步停下來,一人向前一百步停下來。



走五十步的那位看到有人停下來,大聲說:「哈哈,膽小鬼,你怎麼停下來了?」



一百步那位說:「我是在等敵軍殺過來,我現在已經準備好,等他們過來殺個他片甲不留!那你怎麼也停下來了?你才走五十步!」



五十步那位好整以暇地說:「也不知道敵軍有沒有這個能耐殺過來,何必太擔心。但如果前方都失守,我可是最後的防線!這也是我為什麼只走五十步的原因,我要好好地儲蓄能量,到時候力挽局勢。」



這時,前方傳來打鬥聲,第三位士兵已經對上敵軍,雖然勇氣可嘉,但打鬥技巧明顯不純熟,以寡敵眾,落居下風。



這時五十步與一百步兩位士兵非但沒有上前幫忙,反而評論:「唉,這傢伙就是年紀輕,有勇無謀。要衝第一,也要有那個本事啊!你看,現在被打成這樣!」



「對啊!人家說擒賊先擒王,你看,他應該直接找將軍對決啊!幹嘛跟旁邊的那幾位小兵糾纏,真是的!」



第三位士兵有保家衛國的勇氣,他知道這一場仗若是輸了,家破人亡。他年紀輕、技巧不純熟、有許多缺點,不知道戰略佈局,讓自己陷入被圍攻的處境,可是他站出來為國與家奮戰。但前線戰報回傳國內:「前線士兵戰技不佳,因此暫居下風。若其戰技體能再好一些,相信戰況不至於如此艱辛」。於是國內興起一陣「精實」、「檢討」、「改革」的聲浪。但有誰知道,前線的士兵需要更實質的支援。



儘管戰況危急、前線恐將失守,另外兩位士兵目前仍安然無恙,尚有餘裕評論最前線第三位士兵的表現。看到這些評論,國內民眾放心許多,相信這兩位士兵對上敵軍時,絕對能以一擋百,獲取勝利。



結局如何,我不知道,你覺得呢?勇赴前線的士兵,能不能擋得下敵軍?如果前線失守,一百步那位真的能夠阻擋下來?五十步那位真的可以力挽狂瀾?



我們是五十步那位?還是一百步那位?還是逃五十步那位?逃一百步那位?還是在國內提倡改革的那些?抑或是在國內相信,結局不會這麼糟的那些?(我大概又要得罪很多人了)



我們可以就事論事,關心這幾位大學生的表現,我們也可以更進一步關心媒體壟斷的問題,就大事論大事。有時候,關心是一種期許,有時候,關心是一種責任。



基於期許而關心,我們可以建議和教導。

基於責任而關心,我們需要付出與行動。




我做了什麼?其實我很慚愧,我只做了三件事。所以我算是逃了五十步的那位逃兵。

行動一:想辦法更瞭解這整件事。

行動二:培養自己的媒體識讀能力。

行動三:寫了一些有關媒體的文章。



但越多人以不同形式參與其中,就會有能量與力量,就會有希望。

星期四, 11月 29, 2012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書文摘要

041某些對自由的幻想不僅損害了動物園,也損害了宗教。


052把懷疑當作人生哲學就跟選擇不動來當運輸工具一樣,到頭來你哪裡也去不了。


054人類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切的中心,這就是萬事的禍根,無論是神學上或動物學上皆然。


068海迪格(Hediger)在一九五○年說過:「兩隻生物碰面,能夠震懾住敵手的就會被認為是社會階級優越的那一方,所以社會階級並不一定是用打鬥來決定。有時候只要來一場對峙就夠了。」


106人會搬家是因為受夠了焦慮煎熬,就因為感覺到無論自己多麼努力,一切辛苦終歸徒勞,自己耗費一整年的功夫、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成績,會在一夕之間毀於他人之手;因為感覺前途障礙重重,自己或許可以勉強支撐,但孩子卻沒有明天;因為感覺什麼都不會改變,幸福富庶只有求諸異鄉。


113金蹄鼠和犀牛都一樣,只是需要同伴。馬戲團的獅子並不在乎牠的領袖是個體質孱弱的人類,虛擬的結果是確保了獅子自己的社會地位,暫時避開殘暴的失序狀態。至於幼獅,如果牠知道母親是一條狗,絕對會嚇得四腳朝天,因為這表示牠是沒有母親的孤兒,而這是所有年幼溫血動物最無法想像的悲慘命運。

星期一, 11月 26, 2012

耑耑的情緒落淚

  昨天,耑耑看著《小雷與波波》的故事DVD,有一則〈波波不見了〉描述爸爸帶小雷和波波(一隻猴子布娃)到海邊玩,小雷把波波放在沙堡上睡午覺,爸爸和小雷和海浪玩得很開心。玩了好一陣子,收拾東西要回家了,爸爸和小雷竟然忘了波波。


  畫面帶到波波孤獨無助地躺在沙堡裡,然後海浪一波一波的襲來,快要淹沒沙堡和波波。這時看到耑耑突然扁嘴,然後竟然落淚,哭了起來。一開始我覺得好笑,但看著耑耑哭得這麼「認真」,馬上又心疼起來。趕緊抱抱他,輕聲告訴他波波已經被爸爸和小雷找到,一起回家去了。


  看完這段影片,耑耑示意還要看一遍。於是又從頭播一次,第一則〈小雷感冒了〉與第二則〈小雷溜滑梯〉都沒事,耑耑只有「咦」、「哇」這樣的呼應,看到〈波波不見了〉,他的表情又不一樣了,看到比第一次更前的段落:爸爸和小雷要收拾東西回家時,耑耑就開始扁嘴掉淚,還回頭要抱抱。


  跟孟穎說了耑耑的多愁善感,為了眼見為憑,今晚又播了一次DVD,然後同樣的情緒反應又再次出現,而且「流淚點」更早:「當爸爸把波波放在沙堡,然後小雷和爸爸一起玩」的時候,耑耑的表情就開始變了,而這一次,哭得最嚴重。到了第四次(沒辦法,耑耑還是要再看一遍),說實在,我心裡已經不想讓耑耑再看了,因為不知道這樣的情緒反應對他好不好,耑耑會不會太容易入戲啊?


  不是生理需求的哭,也不是自身遭遇、恐懼害怕所引發的淚水,這次耑耑看影片產生的「感動」,應該算是一種間接的觸發,似乎與之前的狀況不同,因此特別紀錄下來。


  小孩子的情感,很奧妙啊!那晶瑩的淚珠,就是他與外在世界互動的結果,很可愛、很單純、很真實,也很感動人!!

星期三, 11月 21, 2012

這麼輕易討厭人是我開始討厭妳的原因

  前幾天終於可以一覺到天亮,但今晚被妳破壞。本想長篇大論解釋、釐清,但也是自己寫辛酸的,又有何用?妳高興那樣批評,也不想當面溝通,那就文責自負。



  我不認為自己事事做得圓滿無缺,妳批評的我可以接受,不足之處不用妳說,我也會修正。但也請原諒我個性上的缺陷,我誠實地說,妳這麼輕易討厭人,是我開始討厭妳的原因。

星期四, 11月 15, 2012

這世界是怎麼一回事?

  有些孩子做不好,卻太多溺愛;有些孩子做得好,卻缺乏掌聲。這世界是怎麼一回事?不能先給予肯定再引導調整?總要藉由抹滅他人付出來成就自己的論調?沈淪不是沒有理由,因為總有「大人們」,不要你努力振翅,只要你乘風飛。問題是,哪來這樣稱心如意的風?

星期二, 11月 06, 2012

「應變」失敗的原因

  今天體悟,遇到偶發事件,團隊應變之所以失敗收場,可能原因之一是「權益至上的觀念」,其二是「過多的自我判斷」。



  首先,有些事件牽涉到權益的衝突,就像「黑羊白羊過獨木橋,互不相讓」的故事。當雙方卡在橋上的時候,都認為自己對,都認為自己沒有理由退讓,於是輕則僵持不下,徒耗時間精力,雙方都無法繼續任務;重則大打出手,落得兩敗俱傷,甚是留下日後衝突的種子。



  誰對誰錯,在當下究竟重不重要?是否值得停下所有活動爭辯個清楚?或許依照情境或經驗,有不同的答案。在某些情況下,立即釐清有其必要性。然而大多時候,互相禮讓或者適時退讓,能夠讓雙方獲得「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結果,而不是全有或全無的零和競爭。甚至擁有正當性的一方,如果衡估情勢,自己調整應變損失不大,而可以造成另一方更大的獲益,是否有胸襟與視野「讓道」,展現不凡的氣度?


  在應變過程中,領導者的角色非常重要。但我今天提及「過多的自我判斷」,並非指領導者,而是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在緊急狀況下,領導者必須下達應變的指令,對於這些命令適不適切?有沒有更好的作法?僅有極短的時間討論反應。對我而言,詳加討論這些問題的時機是「事後檢討」,而非當下爭辯不休,錯失應變的時效。


  領導者下指令,領導者負責。問題是,其他隊員「過多的自我判斷」經常干擾應變措施的貫徹。領導者評估多方情境做出判斷,有時候必須協調各工作小組變更任務內容,但隊員如果只基於自己認知,覺得「不用改變」、「我絕對可以應付」、「以前...也沒有什麼問題,這次照常就好」......結果就是應變失敗。當事後檢討時,幾句「我以為...誰知道...」、「他又沒有跟我說清楚,我怎麼知道...」好像可以推卸責任,但改變不了應變失敗的下場。在事後檢討時,不止領導者的應變能力要接受檢驗,團隊成員的貫徹程度也要同程度的要求,兩個面向相輔相成,一個團隊才有成長。

星期二, 10月 30, 2012

不知不覺不努力

就在身邊的

2012台中爵士音樂節

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全部缺席

原來在自以為是地為他人創造機會的同時

自己的機會也在不知不覺不努力中消逝了

星期一, 10月 29, 2012

月月

  現在絕對不是游刃有餘,所以刀鈍了,手痠了。這些付出,會有收穫嗎?一個月一個月過去,一個月一個月老去,一個月一個月失去。

星期一, 10月 22, 2012

日益荒蕪的網誌

  回顧自己的網誌,大概在復職兼任行政工作後,日益荒蕪。沒時間寫、沒心情寫、有的卻是太多的失落,太深的感觸,反倒不知從何下筆。



  如果先談工作,社團活動組確實是一個符合我興趣與期待的職務。國中的部分,其實除了管樂、合唱及舞蹈幾個特殊團隊外,大多數所謂的「社團」其實內裡就是一學期上課10次的「選修課」。這並不是說國中社團事務很單純,而是我對國中社團的期望在於穩定、順利地運作,重點在學生學習,而非創新、突破、做點與眾不同的事。


  但對於高中社團,我卻有著很深的期待、很美的願景,也相對有很高卻只能暫時藏在心中的要求標準。這一年來,太多的失落,來自於這群令人捉摸不定的年齡負載體。

星期五, 9月 28, 2012

面具背後的秘密

還是要學著在不確定中,保持微笑。

總是要練習在失落之中,昂首向前。

這兩句話,值兩大罐。

前天喝了,今天不了。

星期六, 9月 08, 2012

值得

  很棒的消息,也值得兩大罐,或者三大罐,希望一切都順利!!一切都要順利!!我會加油的!!

星期三, 8月 29, 2012

掰掰~

  新的開學,十分鐘兩大罐,就在這種感覺之下,掰掰囉~

星期日, 8月 26, 2012

肉體墮落心靈沈澱

  你們看到的肉體墮落只是表象。至少,比心靈墮落OK吧!

星期日, 8月 19, 2012

我很忙

  我說我很忙,她說騙人。如果我24小時扣除睡覺,只有2小時能做自己的事,其他時間都必須做別人期待我做的事。那我認為,這就是很忙。

星期日, 8月 12, 2012

台北二日遊記要

0811

10:00出發

12:30蘆洲成旅晶贊飯店

13:00生命教育工作坊(徐匯中學)

13:30領獎及創作分享

16:00回飯店補眠

17:40搭捷運前往雙連站

18:00雙連滷肉飯、阿國切仔麵、雙連圓仔湯

21:20返回飯店

22:00陽台賞夜景閒聊



0812

09:15早餐

10:30松山親子館玩樂

12:00彩雲南滇味美食

13:59微風廣場看陳綺貞攝影展、黑松世界展覽

15:59回程

星期二, 7月 31, 2012

一週年

  這一年,留下了什麼?多少反對?多少掌聲?很好笑,也很矛盾,更是老套的角色衝突。說不要這麼累,累都是自找的。OK!但最累的是心,不被看好、不被支持的心,讓我悄悄地決定走孤獨的道路。

星期三, 7月 25, 2012

大費周章的失落




  期待,是一件本來美好,卻越來越可怕的事情。


  辦活動,期待參加的人獲益良多,但自己的收穫,往往不是那麼實在,有點「空然」。今天有很多活動,分身乏術。結束後巡察,一間教室風扇沒關,一間教室燈沒關,一間教室學生用餐後的水果沒收,然後只要是能打開的開關,全部沒關。我不期待學生能夠善後,畢竟有些設備他們不清楚,但至少覺得稍有不妥,能夠找人幫忙,或者回報一下。然而,他們是渾然未覺?還是趁早離開最聰明?


  猛然想起大學某次學弟妹的營隊,我一時興起去探班,結果發現活動結束,連幹部都開心跑光,只剩學妹隊長一個人收整桌椅的寂寞背影。回想今天,這是我領導不力,但有時候,還挺期待那種擔心沒弄好,卻發現學生已經把一切搞定的欣慰感受。


  然後,不虛偽的,忙了一整天,我其實也很期待有多一個、多兩個學生會謝謝我...

星期六, 7月 21, 2012

從就家庭作業看家庭故事

蒐集過去的家庭作業

可從家庭作業看出當時的作業傾向(教育環境、重心)

家庭給予家庭作業的支持,反應當時的家庭狀況

從家庭作業中回想家庭故事

星期日, 7月 15, 2012

耑爺六天出巡記

耑爺六日出巡劃句點

一家三口演出噓累累



六日行程概要



0710(二)

早上整備

(推車一大一小、一背架、零食一箱、奶粉兩罐、尿布兩包、小電鍋、快煮壺、捕蚊燈、行李六袋)



13:02中午出發、15:26抵達羅東

香廚吃米粉庚、臭豆腐(停車北城國小)、超熱

迷路田間尋找民宿

一家三口獨享「小時光」

黑摸摸羅東運動公園散步玩小球

外帶羅東夜市小吃(謎樣無招牌小攤)



0711(三)

晨間河畔散步賞魚看鳥

在地口味健康早餐

大人聊天小孩玩樂

趁耑耑午睡時間蘇花往花蓮

日照松園(小黑蚊猛攻、露天座超熱)

入住世外桃源梯田山

精緻有味料理、特色古董家具

聽蛙蟲合奏看夜景



0712(四)

早上露天浴池耑兒戲水

壽豐滿妹豬腳吃飽飽

林田山(背架初登場、小黑蚊再襲擊、逃往社區咖啡館)

經光豐公路賞海岸風景

南濱公園耑耑追影子

南賓夜市熱烘烘(吃臭豆腐、牛排)

入住羊兒煙囪民宿(耑耑超愛羊咩咩)



0713(五)

晨訪正港羊咩咩

外帶早餐前往慕谷慕魚

網路辦好入山證、現場登記早早額滿

背架再次出動下切河谷

找到的陰涼小石縫原來是天然廁所難怪蝴蝶徘徊不去

清澈溪水沁涼心脾、耑耑露屁怕怕初體驗

溪畔早餐觀看溯溪活動很好玩

蘇花回宜蘭

南方澳海灘戲水、耑耑討厭海沙卡腳指縫

入住超有設計感豪華別墅「蘭天」

綠海吵鬧鬧用晚餐

士賢來訪、宜蘭公園暢飲、差點得翻牆進民宿



0714(六)

豐盛自製早餐

最少油量前進福山植物園

背架三次出動、戲份吃重引人注目

清新自然山林體驗給給給

耑耑背架上睡覺晃頭晃腳

野夫炊煙看青蛇吃合菜

入住香草天空補眠無奈耑耑不配合

耑耑拉Kitty四處跑、跌跤三連發

耑與耑媽庭院散步、耑爸睡覺去

GOROGORO好氣氛、耑爺想睡覺尖叫暴走

耑耑睡得香甜、耑媽聊天去



0715(日)

中式自助早餐

耑耑玩狗吱吱叫

傳藝中心有夠熱躲進室內看展覽

躲塞車提前返程雪隧十四分鐘

深坑豆腐用餐(老街整修但還有得逛)

耑爺二度想睡動怒擺不平

雨前悶熱很難受、汗如雨下心焦躁

返家初遇大雷雨、後段力抗瞌睡蟲

回家下行李、沖澡、超級期待睡覺時間

星期五, 6月 15, 2012

星期四, 6月 07, 2012

廉價的耳語

  有些人,我不知道是誰,但我想說:「同學,成熟一點好嗎?」不過我除了無奈還能怎樣呢?別人的行為卻要我承擔,看到片面就可以輕易論斷,還要來個陰謀論?如果在下真的如此陰險狡詐,那同學們只能「保護好自己」囉!不過我想你們很有潛力的,在很多事上面,你們都很懂得「保護自己,怪罪他人」。


  我不再借電腦給「外人」了,免得挖洞自己跳。曾用過我電腦的,我是不是該指控你有可能偷看我的文件資料勒?這世界傳來傳去的耳語,實在很廉價啊!我的名譽,又能值幾個臭錢?

星期四, 5月 31, 2012

社團「結果」展

  調查表回報、流程表再次確認的節目長度,與實際演出時間落差很大→1.根本沒有完整排練過。2.知道時間超過,但不修正,也不回報主辦單位。3.從頭到尾沒用心考慮時間的問題,自己開心就好?


  還沒輪到自己社團演出時,聊天講話、四處走動。自己社團表演完,下台興奮地大聲講話、拍合照、甚至發飲料、聚在走道聊天,絲毫不管台上有其他社團演出→只有自己表演最重要?自我中心。


  沒有動態節目的社團,很多來「看秀」的。合自己口味,鼓掌叫好,不合自己胃口,噓聲以對→作為一位觀賞者的禮貌與風度在哪?

星期三, 5月 30, 2012

兩面人

  對學生來說,我是執行學校宰制的壓迫者?對老師來說,我是為學生表現負責的管理者?

  理想上,我應該要當個均衡的兩面人,但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兩面都不是人。

星期二, 5月 08, 2012

這幾年

  為什麼這幾年,一直在落榜?今天固然選到我最不想選的一課,但又如何?我應該要有本事連這一課都表現得比別人好,那才對!是因為準備不夠?還是無所謂準備夠不夠,根本就是能力比不上別人?仗著自己以前的幸運經驗壓抑恐懼不安,然後看到結果才「患失」?有點累了,累在這種讓人篩選的機制。但自己以前既然就是得利者,現在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以後耑耑也必須面對這種機制,不是嗎?不是嗎?

星期四, 4月 26, 2012

一場情緒化的鬧劇

同學,你要學的是民主?還是民粹?一場情緒化的鬧劇,凸顯部分同學的理盲與濫情。



好,「一堆人」講的都是這組候選人如何如何如何,請問,即便有這些缺點,他們有沒有參選的權利?有。符合資格,他們就會成為正式的候選人。同學,這是民主。



如果這「一堆人」不喜歡這組候選人,可以凝聚「大家的力量」,推、拱、想辦法產生另一組候選人,這是你們可以做的,那今天就不會如此「懊悔憤恨」。問題是,你們做了嗎?沒有。今天只有一組候選人,是有任何黑手運作操弄造成的嗎?是學校看報名者不爽,就可以隨便把這組淘汰?符不符合資格的判斷,很清楚,一般人都可以檢核。如果今天讓不符合資格的人參選,那就是我違法濫權,就是亂搞學生自治。



你們說,有啊!有另一組候選人,可是學校不准。說「不准」好像是學校單方面決定,事實上就是很單純的不符報名資格。如果你們這「一堆人」夠聰明,要找一組「對抗組」,希望有「另一種選擇」,不是應該找符合資格的人來報名嗎?不符合資格的人,是想民粹闖關?還是報辛酸的?3月29日公告選舉實施計畫,候選人資格訂得非常清楚,這條件也不是今天看候選人是誰才訂的,究竟以此進行候選人資格審查有什麼問題?



不符合資格,就是沒辦法參選,這是制度,同學,這很難理解嗎?有人在此會跳針說,門檻訂太高了,有些同學很想為同學做事,可是沒辦法達到資格門檻。要調資格門檻,請下次盡早循管道表達。招生簡章的例子我已經不想再說,而且說實在的,各高中對於候選人的資格條件也八九不離十,我們真的要降低標準?有些是要高標準,有些事要低標準,同學,我真的希望這些訴求背後是有「思考」支撐的,不是「因人設事」。



我挑明了說,這次很多人就只是針對候選人而已,對這些人,什麼制度不合理之類的說得好聽,骨子裡就是要他們難堪。你們有勇氣寫那些文字,卻沒有勇氣承認自己的動機,承認自己根本不是為了制度。不是嗎?如果這些同學摸著良心,今天同額競選的是你們喜愛的那組候選人,還有這些訴求嗎?甚至如果原本有得票門檻限制,你們還會抗議:「有人有心出來服務已經很好了,學校幹嘛還要訂得票門檻?萬一沒過,還要辦補選,勞民傷財!」依據這次對大多數同學民主素養的體認,我覺得這類事情大有可能。


唉,已經不想再說,臺灣社會「理盲」又「濫情」,此刻深刻體驗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或許有一天稍覺寒冷的時候,就要點一把熊熊烈火,烘乾那些陰暗濕冷的心靈。

星期三, 4月 25, 2012

寫在選舉之後

學生自治活動是學校的課程內容之一

以培養學生自治能力、民主素養、法治觀念為宗旨



這次選舉實施依據核定之「選舉實施計畫」辦理

進行網路公告、校園廣播、班級書面通知

並透過學生自治會傳達訊息

一再強調「有任何問題請立即詢問!」

溝通的窗口不曾封閉

前來詢問者也給予回覆及說明



然而部分同學對此次選舉仍有誤會

選舉前曾撰文說明(公布於學校網站)並集合班長說明

http://140.128.164.3/b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689&blogId=325

但本組自我檢討

在宣導上應該更主動積極

避免同學的誤解與情緒渲染

未來會更加強這部分的互動



雖然選舉結束

但相關的觀念仍須釐清與說明

也可凝聚未來修訂相關規定的共識

自治活動的相關規定難臻完美

但我們可以一起讓它更加完備



以下針對部分同學的疑問或批評

再次提出回應



請有疑惑的同學
務必花時間閱讀

如果部分同學不瞭解來龍去脈

只是自我單向解讀、人云亦云

一直陷在似是而非的迴圈之中

實難提升學生自治活動的品質



1.「只有一組候選人,為什麼還要投票?」



細看西苑的學生自治會章程與自治會正、副會長選舉實施計畫

有沒有「同額競選時,候選人直接當選」的條文?

沒有!

既然沒有特殊規定,

就要舉行投票。



只有在西苑才發生「同額競選也要投票」這等「吃飽太閒」的事?

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公職人員候選人數未超過或不足各該選舉區應選出之名額時,

要不要辦投票?

還是要!

在公職人員中

村里長的選舉最常出現同額競選的狀況

照樣要辦投票

票上就是一組候選人

http://www.epochtimes.com/b5/6/4/24/n1296993.htm



所以今年正、副會長選舉雖然只有一組候選人

還是應該辦投票!

有同學說這是形式也好,做做樣子也罷,

但既然學生自治是學習民主而不是民粹,

就不可以「大家覺得沒意思、浪費時間就不辦」,

該有的投票程序還是要有。

自治選舉是同學體驗民主的機會,

就民主程序與教育考量,

這場選舉都應該辦。



如果認為同額競選還要辦投票是浪費資源、浪費時間、浪費人力...

請抱此看法的同學提案修改規定:「同額競選時,不舉辦投票,候選人直接當選」

若獲得通過

日後如果還遇到同額競選的情況

大家都可以「省事」一些

這樣如何呢?



2.「只有一票也能當選?這叫民主嗎?」



這是很有渲染力的一句話

乍聽之下會覺得荒謬

但現行村里長同額競選時

只有一票確實可以當選

(請google「村里長 同額競選」以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70條)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SearchNo.aspx?PC=D0020010&DF=&SNo=70

請問,上述狀況是民主嗎?

或許同學對民主持有高標準

但至少在我們周遭的村里長選舉

依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一票當選」是可能發生的而且被允許的

不知道同學對2010年數千位同額競選的村里長「只要一票,就可以當選」

是不是也會高聲質疑「這叫民主嗎?」

「一票可當選」某程度來說是低標準

但說是「假民主」也似乎太過



3.「為什麼不訂得票門檻?為什麼不投同意/不同意票?」



同學可能不滿於「一票可以當選」的低標準

如果同學認真看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70條

會發現裡面有提到得票門檻啊!

有同學也會想到同額競選可以進行「同意/不同意」投票

這些建議都很值得討論



在2005年

台灣大學學生自治會就曾發生過同額競選是否投同意、不同意票的問題

如果同學真的這麼在乎這些議題

請務必花時間看看

http://www.ptt.cc/bbs/NTUSA/M.1115511177.A.3B0.html



請確定看完上述討論再繼續

前文有一個重點

選舉相關規定有訂的

我們才有依據實施

沒有訂的

不能自己跳過條文規定去做



關於同額競選的得票門檻或同意/不同意投票規定

如果同學覺得很重要

「未來」可以透過學生自治會增訂條文

但現在本校的「學生自治會章程」及「學生自治會正、副會長選舉實施計畫」

並未規範同額競選的得票門檻或同意/不同意投票規定

我們就不能在實施過程中

突然要求得票門檻或改變投票方式



選舉實施計畫就像招生簡章

當考生依循簡章內容通過層層關卡

招生單位可以突然加一個簡章內沒寫的考試

然後說不通過的就必須淘汰?

這樣合理嗎?

當選舉實施計畫沒有訂得票門檻

結果報名截止之後發現是同額競選

就要臨時加這一項條件

並不符合程序



規定計畫在前
遵循實施在後
請同學務必弄清楚前後關係

部分同學表達意見時

往往忽略孰先孰後的程序問題

同學有建議有想法很好

請確實透過適當管道表達

循程序納入修訂

下次選舉規定就可以更加完備





4.「只有一組報名,為什麼不能調整候選人資格,讓其他有意願的人參選?」



再次強調

規定計畫在前

遵循實施在後

候選人資格亦是如此

不能因為截止報名後發現只有一組候選人

就調整資格條件以增加候選人組數

(除非章程或實施計畫寫明這樣的機制)



如果覺得候選人資格訂得太嚴苛

未來可以修訂

但今年的候選人資格條件早已公告

不能事後變更



5.「我不喜歡這組候選人,所以......」



不可否認

投不投票

與個人對候選人的喜惡有關

但對於制度修訂的訴求

如果是出於對候選人的喜惡

這並非正確的態度



今天不喜歡這組候選人

就要求有門檻

今天喜歡這組候選人

就期望降低門檻

否則就是刁難

同學應該捫心自問

有些建議是真的出自對「制度完備」的期待?

還是情緒的發洩?

就學生自治活動的長遠發展

應該以前者為是



最後

透過這次選舉發現規定的不完備

但依規定實施仍是現階段的理所當然

未來可以循程序修訂

然而有部分同學最重要的應該是反思自己的「民主素養」是否足夠



如果有些同學們一方面要求學生自治
說得義正辭嚴
一方面的行為表現反而顯露民主素養的低落與不成熟
豈不是表裡不一?



只有一組候選人

你可以不投票
對制度有問題
可以循管道表達
但在選票上書寫侮辱字句
故意擾亂選舉進行
這並不是制度規定的缺漏
而是個人風度與民主素養的嚴重問題
如果這些同學還沾沾自喜
實在令人慨嘆!



不尊重學生自治精神的,是誰?



無論如何

選舉落幕

但認為章程或規範有缺失的同學

請一起來花時間思考、革新

讓學生自治「完備」、「深化」與「制度化」。

被暗罵能怎樣?

「浪費資源,浪費時間,浪費人力,幹 李昆ㄏㄢˋ 你白吃喔」

說實在的,我很想見見這個從我出生以來罵我罵最兇的人~

可惜我只有他/她的「墨寶」

希望我的修養與脾氣好一點

那位同學的「勇氣」與「智慧」多一點

星期二, 4月 17, 2012

接下來

  0413(五)校務評鑑結束、0417(二)高中優質化補助通過,接下來呢?


  能夠做我真正想做的事了嗎?

星期四, 4月 05, 2012

舞台前的門檻

  我們說要給學生舞台,但又擔心他們表現不好,所以訂下門檻。我相信這些門檻為不確定的未來帶來一些安全感,卻也阻絕了一些創造精彩的可能性。


  不過既有白紙黑字、公告周知的門檻條件,也得舉步跨過才能前進。

星期二, 4月 03, 2012

返鄉

  小時候,回北港是一趟辛苦了旅程,爸媽帶著大包小包行囊,哄著三個小蘿蔔頭,忍受著空氣不流通的悶熱公車,對抗暈車嘔吐的威脅...

星期一, 4月 02, 2012

書寫慾衰退



  因為生命結構改變,因為工作類型不同,因為競爭目標消失,因為思考框架瓦解,我的書寫慾嚴重衰退,何時才能找回那種放肆的亢奮?



  力不從心,無法讓人滿足,也無法讓自己滿足,這境況似乎有點悲哀,生命書寫的中年危機嗎?

星期二, 3月 20, 2012

別人家的小孩

  我覺得自己的小孩很棒,為什麼有人覺得別人家的小孩比較優秀?

  「小」小孩快樂,因為被期望的少;「大」小孩不快樂,因為被要求的多。

  沒有被滿足的期待,往往成為父母論斷一切的比較點,不是嗎?

  情緒化的比較,換來情緒化的回應,很正常,但有人會不高興。

  情緒化的比較,能得到理性的回應,不容易,但有人還是會不高興。

  那個人要的,是我們在情緒化的比較下,深切檢討,內疚認錯,承認自己比不上別人家的小孩。

  做不到?想抗辯?要澄清?

  記得,「沒有被滿足的期待」,恐怕是另一次比較的起點。

星期五, 2月 24, 2012

殘留



啃、咬、嚼...在不知不覺中,齧去了我遺忘在桌上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