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24, 2015

委屈

今晚,有新的思考。委屈,是一種很討厭的感覺,但也是一種必須被重新檢視的情緒。

委屈,是某種關係下的產物。因為人們不會無緣無故覺得委屈。委屈,來自於對「他者」的解讀,對方的言行超過或者未達應有的尺度。委屈,也來自對「自己」的解讀:自己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對待。但如何算是「應該」,在委屈的思緒中,其實是個人界定的。我的應該,或許是他人心中的不應該。我的不應該,或許是他人心中的應該。

委屈的種子,往往在不良的關係中發芽,一旦它生根,經常強化了他人的不應該,卻遮蔽了自己的不應該。委屈也是一種心理機制,透過明示或暗示地否定他者,讓自己處於被壓迫的一方,保護自己,合理自己,尋求他人認同。讓委屈滋長,安定了自己的心理,卻無助於現實的改變。

委屈,必須被安撫,這也是每一個覺得委屈的人期望的。但要改變現實,必須跳出委屈的自我保護,跳脫自己,重新理解自己身處的關係脈絡,重新檢視自己與他人在應該與不應該之間的差距,這絕對不容易,非常不容易,所以很多覺得委屈的人繼續委屈著,期待別人跳出來主持正義,但正義不是叫別人選邊站,而且應該站自己這邊,也不是跟自己期待相符的作為,才叫做正義。在不良的關係中,外力的介入,可以處理事情,但解不了心結。心結在,委屈在,不如己意的就是公道不彰而已。

委屈的人們傾訴苦悶,作為朋友的,傾聽以外,選擇咒罵不公、表明陣線就好?還是願意引導你的朋友跳脫委屈的情緒,多看到一些?多思考一些?

委屈,必須透過「理解」,得到修復。要增加別人(而且不只自己人)的理解,必須透過適當的表達與聆聽,這是應該做的積極作為。爭取更多人的認同,聽進更多元的意見,而不是在小圈圈裡尋求溫暖。

我期望表達,我期望聆聽,避免委屈的情緒,那麼容易輕易地封閉自己的心眼。而身旁覺得委屈的人們,一起嗎?

星期日, 12月 20, 2015

消失的意義

做決策的人,常常自以為已經完全掌握了「好處」與「壞處」,但未必如此。某項東西「沒有了」。基本上,它帶來的好處與壞處會一起消失。壞處消失了,我們當然高興。但好處留不留得住?這就是取捨。甚至,壞處消失了,可能在別的地方,會有新的壞處產生。

「消失」在一個系統之中,可能不代表簡簡單單的消失,「消失」可能造成一種「缺空」。在「需求與供給壓力」存在的情況下,有些東西會補上「缺空」。這樣的填補,是決策者預想的嗎?

好的改革,應該是「方案取代方案」。不是取消方案,然後「等看看」會有什麼新方案。

星期日, 12月 13, 2015

兩種拜託

我可能做不來,可能學不來,也沒有意願,請找別人。
我一定做得來,一定學得來,我很有意願,請不要找別人。

星期三, 12月 02, 2015

關於考核這種事

這種事很妙,讓大家都知道,我不厚道。不讓大家都知道,我也會被認為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