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24, 2013

從護照事件推測「於心不忍」的意義

當「依法處理」遇上「於心不忍」,是個別官員的「向上體貼」?還是權力制度的「彈性應變」?現在多數評論都是事後諸葛,如果在當下,作為關鍵人物,我們來推想他(或他們)心裡可能的掙扎:

要不要「向上體貼」、「彈性應變」?

1.選擇向上體貼,只要事情沒爆,上面暗裡一句「幹得好!」烏紗帽說不定快速升級。

2.來個彈性應變,事情爆了,就得扛下責任,運氣不好,從此打入冷宮。運氣好的話,忍辱負重,他日另有重用。

3.如果不向上體貼、不彈性應變,一切依法處理。事情當然不會爆,問題是不爆在媒體,可能爆在內部啊!經「重要當事人」抱怨,上面暗裡一句「是誰這麼不識相?」相信也會有不小的影響力。

4.一切依法處理,無法通關就是無法通關。重要當事人回家抱怨,反而被「長官」痛罵、訓斥一番,然後內部表揚這位官員為「依法行政楷模」(這有可能嗎......)

這一切,就是「賭」,賭烏紗帽囉...(只不過現在外交部「情義相挺」,賭的不是少數人烏紗帽了....)

看洪仲丘的案子,行政流程的轉折不也很像嗎?

事件都不一樣,但類似的「模式」隱含其中。批評歸批評,在某些時候,天平的另一端不是錢財、烏紗帽,是自己性命,是家人安危時,那才是考驗......但我也必須說,這種考驗不單只是個人問題而已,究竟大制度、大環境有沒有「助力」幫助我們做出好的選擇?

星期六, 8月 10, 2013

《音符躍動》發表會記事及檢討

0540起床、確認票卷數量、重新確認當日流程
0700到校、整理物品、印製資料
0740多功能教室、整理隊伍、宣布事項

狀況一:
太多個人樂器想放樂器車,以後明訂可上樂器車的樂器清單,寧可少,不要多。因為一旦多數樂器都在樂器車,就等於學生到了場地,也必須等樂器車卸貨後才拿得到樂器。在音樂比賽時,光是各校樂器車卸貨都要排隊了,這段時間等於團隊閒置,無法調音練習。如果個人樂器自己攜帶,則不會有這個問題,人到樂器就到。

分析:為了團隊,有時對個人方便之處,也要接受不方便的方式。看到學生提著樂器盒,或許有家長會心疼,何不一起上樂器車?明明就還有位置,竟然要我的小孩自己提!但考量原因如上述。家長不清楚,但團隊內的學生要清楚,這就是學習。團體優先的學習,而不是個人權益優先,不是輕鬆優先。

狀況二:
各團隊在外整隊時,除協助樂器搬運的同學,仍有少數同學躲在多功能教室,部分同學到整隊區時,站在後方樹蔭下,未按照一排十人的隊伍排列。我非常不高興,團隊集合時,該在哪裡就哪裡,別人曬太陽你也要曬太陽,別人蹲著你也該蹲著,沒有特權。即使國三學長姐也一樣。甚至我認為,國三更應該以身作則。

分析:紀律與責任的問題。

狀況三:
樂器車油壓系統故障,潤滑油漏光,升降板失效,需要購買專用潤滑油。此時大型樂器都已上車。先聯絡遊覽車,讓同學依序上車,請香齡老師先帶隊過去。我騎摩托車載樂器車司機購買潤滑油,跑第二家加油站才買到。回校處理。眼看修復還要一段時間,只好先騎摩托車過去港區藝術中心。

分析:實屬突發狀況,處理時間約40分鐘。還好整個準備作業提前,若是在音樂比賽分秒必爭之時,後果不堪設想。越是重要的活動,寧可提前作業,到了場地「浪費」時間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