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7月 10, 2002

台灣第一部阿美語+國語的音樂故事書:「邦查WAWA放暑假」

碩班報告‧李昆翰



一、前言

目前原住民發展的最大阻礙是傳統文化與族語的流失,要衝破這樣的困境,家庭與社區是不可缺席的要角,然而大多數的原住民家庭與社區卻還沒有足夠的自覺與能力擔負這樣的任務,於是在多元文化、鄉土語言、母語教學等教育改革的訴求下,學校教育被賦予了教導原住民文化和語言的重大責任,但語言的延續與發展和語言環境息息相關,原住民語言流失的重要原因,就是語言環境受到破壞。浦忠成(2000)認為要營造原住民語言的環境,其關鍵在於為「習得語言」(language acquisition)安置一個適當的情境,使得兒童不必上學,不需老師或教科書,而是在日常的環境裡,從與周圍的人的交談溝通中,自然而然地學會語言。



由此看來,學校教育也許是個「教語言」的地方,但終究不是一個合適的「語言環境」。那麼除了家庭、社區與學校,有沒有其他可能的途徑?當我看到「邦查WAWA放暑假」這張音樂故事書專輯時,似乎找到了一個可能的答案。大多數人的童年都有「聽故事」的記憶和經驗,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我們滿足了好奇心、豐富了想像力,更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之中,我們吸收了文化,也接觸了語言。當父母無暇講故事給孩子聽,當孩子遠離原鄉、身處異文化之中,像「邦查WAWA放暑假」這樣的有聲書,能不能提供孩子電視之外的另一種娛樂。不同於譁眾取寵的商業節目,「邦查WAWA放暑假」的製作群有著自己的理念,希望這張CD與簡單的文字,能夠讓孩子透過輕鬆的故事與音樂,接觸民住民的文化和語言,從寓教於樂進而啟發民族認同。以下分別介紹這張音樂故事書的製作背景、內容,並稍加評析反思。



二、簡介

廣播主持人、菜市場小販、採石工人、鐵匠、醫師、小孩同時出現在錄音室裡,這樣的組合大概令人難以想像,究竟是什麼樣的機緣會將這群人凝聚在一起?答案就是「邦查WAWA放暑假」,邦查(Pangtash)是阿美族對自己的自稱,而WAWA是孩子的意思。



職業不同、年齡不同、來自不同城鄉的人們,在白日的忙碌之後仍興致勃勃地來到錄音室,為的就是錄製台灣第一部阿美語、國語的音樂故事書:「邦查WAWA放暑假」。故事編導迪布斯是花蓮少數能以阿美語發聲主持節目的廣電人,對於這張專輯的製作動機,她說:

許多阿美族的年輕人早就忘了阿美語要怎麼說,許多阿美族的小孩根本不會說也聽不懂阿美語,許多中生代的阿美族父母,忙著求生活溫飽,說不說阿美語一點也不重要。而,許多會說阿美語的阿美族老人,只能說給自己聽。語言,是民族文化的根。如果失去了語言,民族文化也將日漸凋零。(引自邦查WAWA放暑假,1998)



為了能夠使孩子一邊聽故事,一邊能夠學習阿美語。搭配著CD,這張專輯還附有一本小冊子,以注音符號擬音,幫助聽這本音樂故事書的人能夠在熟悉的拼音系統下學習阿美語。除了語言的學習,這張專輯還希望破除社會對於阿美族的刻板印象,呈現出原住民在當下所面臨的問題與真實面貌,迪布斯說:



電視廣告上,台灣中產階級透過商品認識的阿美族文化是不存在的。阿美族的村子裡,並沒有穿著傳統服飾的族人走來走去,也沒有傳統歌聲迴旋。長久以來,人們習慣本位思考,總對自己不瞭解的人事物賦予想像,以為理當如此。就像阿德各提出的問題:「老師說,山地人都住在山上,可是我們又沒有住在山上。」沒錯,現代阿美族不住在山上,不再靠打獵捕魚為生,生活裡也不只有樣版的豐年祭,阿美語和國語的交錯使用才是他們真實的語言環境。(引自邦查WAWA放暑假,1998)



這張專輯描述一個都市原住民孩子阿德各,回到花蓮水璉外公家過暑假,學習阿美語、尋求身份認同的故事。從一開始不知道自己是「邦查」(阿美族),到最後驕傲地說「我是阿蜜司」,故事雖然不長,但內容情節都是現實中阿美族人所遭遇的問題,像是人口外流、兒童教育與隔代教養等。而穿插的音樂,除了傳統歌謠以外,還包含現代的創作,表示原住民音樂不只有過去,也不是那些標榜原住民歌手所唱的商業化歌曲,音樂的能量與創作來源,是貼近、融入真實生活的。



在這樣的理念下,「邦查WAWA放暑假」出版了,並榮獲一九九九年金曲獎最佳口語說講唱片獎。沒有說教,不勉強製造已不存在於生活中的阿美族傳統祭典,讓都市與原鄉的阿美族孩子,以及那些誤解阿美族文化的他族大人與小孩,都能瞭解現代阿美族人真實生活。



三、內容

邦查WAWA放暑假主要是透過旁白、對話與音樂交織而成,以下簡單地介紹CD中的二十八個段落,除了簡單的說明,也加上一些自己的評論。



(一)水璉之歌(歌謠)

(二)阿德各放暑假

阿德各要到水璉外公家過暑假,看到許多山地人,不禁興奮的叫了起來:「好多好多的山地人」。媽媽才告訴他:「我們就是山地人啊」。阿德各接著懷疑地回問:「老師說,山地人都住在山上,我們又沒有住在山上」,媽媽才又糾正「老師說的山地人就是原住民,可是,阿美族沒有住在山上啊!」

這段點出了阿德各的身份,一個過去不知道也沒有察覺自己是阿美族的都市原住民小孩,直到這天回水璉才發現自己的身份。在台灣,不知道有多少這樣迷失的孩子,有些可能終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留著原住民的血液,更遑論能為原住民發展盡一份心力了。其次,「老師說的話」顯然是一種刻板印象,然而如果沒有媽媽的糾正,或許這樣的偏見會一直存在孩子心中,教育工作者對此豈可不慎?多元文化教育的提倡,要從教師家長身上做起。



(三)開往水璉的橘色大客車

這段主要描述橘色大客車司機對乘客說的話:「臀部這麼大」、「胸部這麼大」、「吵得要命」、「真是很麻煩的一群」。單看文字可能會覺得有輕蔑之意,但是如果搭配CD所呈現出來的語調,會發現這是幽默輕鬆的。製作人鐘適芳補充如下:



在一趟擁塞的旅途中,行過斜坡路段,車子幾乎爬不上坡,司機使勁開,乘客開始緊張地鼓譟,司機卻幽默地回頭向身後的幾位老婦人說:「阿姨啊!妳們的屁股怎麼這麼大,車子都爬不上去了。」司機那麼一說,逗著老婦人樂呵呵,車上的乘客也相互以阿美語,接應著司機的笑話。對老婦人而言,那是一則愉悅的笑話,沒有不敬。那樣的反應,不同於我們文化中對於身體過度地警戒,卻也提醒了我,不可太主觀地思考這個故事的架構。(引自http://www.treesmusic.com/frame/frame-village.html,經過無聲的部落)



的確,對於這樣的對話,不該用自己的主觀文化價值去批判,「屁股、胸部」在漢人的文化中可能是一種禁忌,但是在阿美文化或是不同的情境中,卻沒有任何不敬的意思。而沿著海岸行駛,溝通各部落的橘色大客車,對於東海岸的居民來說,是南北交通所倚賴的重要工具,因此成為一個重要的象徵。這些內容真實地呈現阿美族的性情,真實的生活象徵不是打獵、捕魚、豐年祭,而是橘色的大客車。



(四)舞在旋律(歌謠)



(五)媽媽要去台北工作

說明因為媽媽要去台北工作,所以才把放暑假的阿德各送到外公家。原住民父母為了生計打拚,往往離鄉背井到都市工作,而將孩子交給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照顧,隔代教養的情形普遍。相較之下,阿德各是比較幸運的,他平常與父母親同住,父愛母愛不虞匱乏,而藉由回外公家的機會,又能接觸阿美族語言與文化。



(六)阿德各到外公家

描述水璉的風景,並介紹當地的動物、植物與特產。



(七)往外公家的路上

往外公的路上,阿德各看到了許多植物,媽媽也藉此教他這些植物的特徵與阿美語名稱,最後提到了阿美族的巫婆,會跟魔鬼與祖先說話,還能在天上飛。



(八)巫婆之歌(歌謠)



(九)阿德各的外公

阿德各的外公曾經是個阿美的勇士,很會抓魚、釣魚,阿德各看見外公正在做各種捕魚器具,還說要帶阿德各去抓魚。



(十)外公捕魚去

媽媽說:「去海邊要注意,阿德各什麼時候去過海邊」。相較於外公,阿德各的外公善於釣魚、捕魚,是個「勇士」,而孫子卻「什麼時候去過海邊?」,祖孫二代的生活已是天差地遠。的確,現在的阿美族不再以捕魚為生,但是阿美傳統文化有多少是與大海相關的?阿美族的智慧,有多少是與漁獵有關的?孩子缺乏認識自己文化的媒介,也少了接觸海洋的機會,過去阿美族對於海洋的「共同經驗」,在新的一代產生了斷層。現在學校教育所教的「原住民傳統文化」,有多少只是記憶背誦?文字介紹?與自然一體、樂於分享的精神,我們教了嗎?過去,「勇士」是阿美族人的楷模,而現代的阿美族「勇士」,是怎麼樣的面貌?如果沒有了「阿美族勇士」,阿美族孩子的楷模在哪裡?



(十一)邦查之歌(歌謠)



(十二)抓螃蟹

外公叫阿德各去游泳,但是阿德各卻因為沒有帶泳褲,怕別人笑而不願意下水,呈現了一個都市小孩的拘謹。而其他小孩看到阿德各,笑著說:「好白喔好白喔!怎麼這麼白?」在都市中,穿泳褲是理所當然、膚色黑是特異,但是到了水璉,為了沒穿泳褲而不願下水是一種奇怪的行為,而膚色白反而變成是特異。在這裡可以看到不同環境、不同文化的差異,同樣的行為或特質,在不同的文化中,有著不一樣的評價。



(十三)阿德各與彩虹釣竿的故事

阿德各問自己名字的由來,原來阿德各是阿美族神話中的英雄,他射傷了一個不守規矩的太陽,受傷而殘缺的太陽就變成了月亮,而彩虹正是阿德各的釣竿變成的。



(十四)捕魚歌(歌謠)



(十五)阿美族的孩子

「因為爸爸媽媽要去城市賺錢工作,所以都不在家陪他們」、「沒有工作真不知該怎麼辦」、「阿美族的小孩,從小就自己洗衣服、自己煮飯、又要自己寫功課,哥哥姊姊還要照顧弟弟妹妹,他們不能變壞,因為爸爸媽媽不在家」。這些字句呈顯了原住民父母到城市工作,留小孩子在家的現象。這些字句讀來令人鼻酸,尤其是「他們不能變壞,因為爸爸媽媽不在家」。或許當這樣的情形很普遍時,小孩也有一套自己的詮釋,然而父母終年在外,雖然可能收入較豐,但對於孩子的成長不是件好事。CD中能安慰小孩,期勉他們自主獨立,但現實中政府應該提出改善原住民經濟的可行方案,使得原住民成人不再被迫離鄉背井,完整的家庭與社區是原住民發展的大本營。



(十六)爸媽不在家

「爸媽這星期不回來了,他們說台北那邊有工作」,所以孩子要幫弟妹煮菜煮飯。曾經到花蓮壽豐鄉平和國中出服務隊,就遇過這樣兼父母職的國中女生,她要為弟妹張羅飯菜、要從學校背水回去、要照顧弟妹的一切。當許多都市小孩打電動、看電影、嘻笑玩鬧的時候,她已經被迫變成一個大人。對於家庭與大環境,我們似乎很難改變,但是這樣的家庭與環境,卻又深深地影響一個孩子的生活。



(十七)蕃薯寮(歌謠)



(十八)烤地瓜

在學校考第一名的阿德各,來到了水璉,不僅跑步慢、常跌倒,當地小朋友還笑他不會生火、不會唱歌、不會打鳥,說他的第一名是「倒數第一名」。在不同的文化中,對於「第一名」的標準不同。在都市,考試成績是衡量第一名的依據,但是在水璉,能生火、能唱歌、能打鳥,才能夠稱為第一名。阿德各在這樣的經驗中,可以間接體會什麼樣的人才是「阿美族的第一名」、阿美族的文化價值是什麼。



在尋根的過程中,有人願意重新學習這些「阿美族技能」,但也有一些人放棄了,因為他們受到了挫折。曾訪問過一個在外唸書十多年的原住民學生,他說自己在學校表現不錯,可是回到原鄉,那邊的人覺得「唸書沒有什麼了不起」,另一方面因為離鄉太久,自己原住民技能也生疏了,變成「都市來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也產生隔閡,於是他變得不喜歡回家,在都市,他能夠擁有更多的成就感。在兩難之中,有人放棄了回歸原住民部落的路,他們可能是「都市裡的第一名」,但卻沒有辦法融入原住民的社區,無法得到認同。主流文化與原住民文化,都必須瞭解對方的「第一名」,接納對方的「第一名」,在這樣的交流中,才可能掌握「教育」的方向。在推動原住民教育的時候,我們著重的是哪種「第一名」?



(十九)孩子的歌(歌謠)



(二十)舅舅的數數歌(歌謠)

顧名思義,是教導孩子數數的兒歌,除此之外,歌詞中還表示出「分享」的概念。一杯酒、一棵檳榔、一根煙,都應該與大家分享。



(二十一)愛聽老人說故事

從前不管是小孩或是年輕人,都喜歡聽老人家說故事,他們一邊講故事、一邊唱歌,故事裡有阿美族的文化、工藝和歌曲,從中可以學得很多。阿美族沒有文字,知識與經驗的倚賴口耳相傳,聽故事不僅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學習與教育。隨著族語流失,老人家的智慧無從傳遞,阿美族也面臨了文化的斷層。因此族語和文化的保存刻不容緩,可以從家庭、社區、學校多管齊下,其實有聲故事書也是其中一個可行的管道,孩子聽故事、學語言、接觸文化與歌曲。在家庭與社區的力量尚未凝聚,而學校教育流於形式化的時候,有聲故事書是原住民教育的新嘗試。



(二十二)阿德各外公說故事

外公用阿美語說了一整段故事,內容描述他小時候,老人家帶他去抓魚,而現在他帶阿德各去抓魚,以後阿德各老了,會說以前外公帶他去抓魚。簡單地說,這是呈現出一種世代間抓魚技術的傳承。然而阿德各卻完全聽不懂,再次凸顯祖孫間的語言障礙。沒有族語,沒有環境,阿美族智慧、技能與文化的傳承,的確面臨的重大的挑戰。



(二十三)老人叫風(口哨)

這是阿美族老人炎熱難耐時,吹口哨呼叫清風來的歌謠,原本幾近失傳,好不容易在迴谷先生的奔走學習下才保留下來。



(二十四)牛山放牛

對於小時候在牛山放牛的記憶。牛山因為豐富的生態資源,被劃為生態保護區,而前幾年被規劃為火力發電廠的預定地,當地居民團結起來抗爭,終於保住了這一塊淨土,這次勝利給予原住民運動極大的鼓舞。



(二十五)放牛的小孩(歌謠)



(二十六)邦查愛唱歌

從前的邦查很愛唱歌,不管在工作中或是聚會的時候,能夠唱上一整天、一整夜。傳統的歌謠唱完,還會自己創作歌曲,這樣的感覺真的很棒!



這段文字呈現在阿美族文化中,音樂就是生活,邦查愛唱歌,不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出唱片,而是因為那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在當下的流行歌壇中,標榜原住民的歌手很多,他們很有音樂細胞與才華,但是他們的音樂不是原住民的音樂。當然我們沒有立場責怪他們,只是透過「邦查WAWA放暑假」,必須讓大眾瞭解阿美族是怎麼樣看待音樂,怎麼樣享受音樂,生活與音樂的契合才是阿美族文化的內涵。



(二十七)阿德各的豐年祭

阿德各穿著阿美族的服裝,配戴阿工作的刀子,要去參加豐年祭。他驕傲地說:「我是原住民,我是阿蜜司,我是厲害他們的阿德各」。阿德各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以這樣的身份為傲。最後的一句話「我是厲害他們的阿德各」,雖然是國語,但卻是阿美族的語法。雖然阿德各對於阿美族的瞭解還不是很深,但至少是一個開始,多了一個人說「我是原住民,我是阿蜜司」,阿美族的力量就多了一分。

(二十八)迎賓舞曲(歌謠)



四、評析

剛拿到「邦查WAWA放暑假」的時候,不自覺地把它看做「教材」,而以比較死板的角度評價它。沒有解說,只靠注音符號怎麼學阿美語?一連串注音,怎麼知道哪些音節合起來是「手牽手」,哪些音節是「回家」?怎麼沒有說明阿美語的文法?總覺得故事段落銜接不怎麼流暢。但隨即發現自己的可笑,這張專輯原本就不是「語言教材」,它只是音樂故事書,讓孩子輕鬆地聽故事、聽音樂。回想幼時,聽故事總是似懂非懂,但卻樂在其中。透過故事,語言的學習是自然而然的,而在潛移默化中,故事的內涵已經印在心中。正如故事編導笛布斯所言:「為孩子提供一點小小的文化補給」,因此「邦查WAWA放暑假」是很輕鬆的娛樂,它就是「語言環境」中的一環,就是一種語言刺激,不需要把它看得太正式。



(一)文字

「邦查WAWA放暑假」用注音符號擬音的方式來幫助讀者學習阿美語,而不用羅馬拼音,是基於注音符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拼音系統,易於接受。我認為這樣的考量是合宜的,其實就像孩子聽老人家說故事,最主要是透過聲音來傳達,「邦查WAWA放暑假」亦是如此。為了維持聲調和口音的原貌,CD裡的配音人員都是阿美族人,孩子能夠聽到最真實的聲音,能夠有模仿的依據,注音符號只是輔助性質。通用拼音、漢語拼音、羅馬拼音,或許有的拼音系統比較能夠貼近原音,但是在「原音呈現」的面前,這些拼音系統反而不重要了。其實假若有了完整的「語言環境」,學習語言不見得需要拼音系統,如果今天「邦查WAWA放暑假」沒有附文字說明,它依舊能夠提供孩子很好的「語言刺激」,因為它有聲音。



(二)音樂

在音樂的選取上,兼顧傳統與現代,有阿美語也有國語。正如前述,阿美語和國語的交錯使用才是他們真實的語言環境。從CD中可以體會到,阿美族的音樂是貼近生活的,歌詞呈現阿美族的生活與民族性。



(三)主題

在情節的安排中,融入了許多阿美族當前所遭遇的問題:身份認同、文化差異、人口流失、必須早日獨立的阿美族孩子,文化斷層、祖孫隔閡。而故事內容也包含阿美族的生活、神話、傳統技能。或許這些主題並不新穎,但是卻是阿美族所真實面對的,而且綜觀台灣的音樂故事書或有聲書,能夠將這些融入其中的實在非常少見。比起譁眾取寵的膚淺娛樂,這樣的嘗試值得大力肯定。



(四)使用

對於比較幼小的孩子來說,「邦查WAWA放暑假」可以當作一個單純的故事CD,讓他們聽故事、聽音樂。而對於年紀較長的小孩,可以加入家長或教師的講解,其實它所包含的主題都是很好的教學內容,不管對於原住民或非原住民小孩,相信都能夠從中得到許多收穫。



(五)人力

「邦查WAWA放暑假」的製作,是阿美族人團結的展現。參與其中的,不是大學教授、不是高知識份子、不是專業音樂工作者,他們是最平凡不過的市場小販、採石工人、醫生與國小學生,但他們表現出熱情與活力,呈現真實面貌而不牽強附會、矯揉做作,成就了這個空前而意義深遠的專輯。當前,學校似乎是原住民教育的主力,但是家庭與社區仍舊擁有相當多的資源,端賴我們如何去發掘與運用,而透過這樣的交流,家庭與社區也能逐漸凝聚出自己的力量。原住民教育要推展要落實,所需的人力不在政治、學術界,而在於基層的每個個體。



(六)回饋

大大樹音樂圖像除了製作「邦查WAWA放暑假」CD出版銷售外,還另行製作四百埢卡帶,免費贈送花東各地部落小學。這樣的回饋極具意義,而學校缺乏母語師資時,非常需要這方面的資源,特別在西部或是家庭與社區可能更有這樣的需求。



五、 結語

在現代孩子的心中,西遊記的孫悟空、三國演義裡的英雄豪傑逐漸失去舞台,取而代之的明星是哈利波特與迪士尼卡通人物;隨著國際化、本土化的強烈訴求,英語與閩南語各自在台灣打下了一片江山,彷彿成為孩子們必修的學分。但是原住民孩子有什麼?在成長的過程中,大多數的原住民小孩是孤單的一群。沒有父母在家,沒有人講故事,沒有人教他自己的文化,甚至沒有人告訴他:「你是原住民」。



另一方面,過去強勢的國語政策使得原住民語言受到打壓與歧視,而經濟的困窘又造成原鄉人口流失,族語與文化失去了傳承的大本營。UNSECO指出,語言是建構與認知思想與世界觀所不可取代的工具,當一種語言死亡或消失時,即意味著該語言相關思想觀念與文化的永久喪失(中國時報,2002)。因為語言的斷層,使得祖孫無法交談,家庭情感與記憶無法傳承。而以民族的層面來說,族語是民族認同建立的重要憑藉,族語流失,原住民也失去了民族主體性。因此語言的失落也是一個民族的失落,原住民族要復興,找回自己的語言便成為當務之急。



傳統文化與族語的流失,是當前原住民的困境,也是原住民發展的最大阻礙。但是這樣的任務只靠學校的力量就能達成嗎?曹逢甫分析指出,方言流失主要是因為電視節目的國語化,閩、客和少數民族的子女都是在看國語為主的電視節目中長大,家庭失去傳遞族語的功能,廣播電視的影響力比學校的教學影響力大多了。



因此我們必須思考,在學校之外,原住民族族語教育應該有其他更自然而有效的途徑。除了家庭、社區、學校與廣播電視,我認為「有聲書」、「音樂故事書」是一種新的嘗試,它的對象可以是幼兒、可以是成人、可以是原住民、可以是非原住民。它提供了一種「聽的」語言環境,而且將原住民文化的內涵融入其中,它是故事、它是娛樂、也是一種教材,讓聽故事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聽故事就是學習、就是教育。



湯廷池(1998)認為:「今後台灣的母語教育所應努力的方向是:盡量以『習得語言』的方式學會自己的族群的母語或其他族群的語言,然後再以『學習語言』的方式來補救『習得語言』的不足。因此,族語的學習不能只靠學校,也不能只針對孩子,必須試著營造一個完善的語言環境,包含家庭、社區、學校、廣播電視等等。說實在的,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但卻是治本的作法。然而除了大工程以外,有沒有一些現階段易行,而且能夠得到迴響的作法?



「邦查WAWA放暑假」就是一個勇敢的嘗試。相較於學校的制式化與虛應故事,相較於家庭與社區的改造,相較於要家長大人重新學族語,「邦查WAWA放暑假」這樣的有聲書,其實可行性與成效頗高,而且能夠引入社區資源、啟發原住民意識。更重要的,在當前原住民的大環境中(人口外流、大人忙於生計、社區凋零、電視是小孩的主要娛樂),它的確符合孩子生長過程中的需求。孩子需要這樣的媒介來瞭解原住民文化,他們不能等原住民師資充足,不能等原住民語言教學上軌道,不能等家長大人們回到社區,因為他們正在成長!成長是無法等待的!



「有聲書」、「音樂故事書」是原住民教育的新嘗試,族語與文化的復興,不一定要搞得很偉大,不妨從聽故事開始。



參考資料

大大樹音樂圖像(1998)。邦查WAWA放暑假。台北:大大樹音樂圖像。

浦忠成(2000)。原住民語言環境營造芻議。課程與教學通訊,3。

曹逢甫(不詳)。「失語」症亡羊補牢已太晚。2002/7/4,http://www.ttnn.com/cna/020222/s17_b.html。

湯廷池(1998)。母語教育:理論與實際。發表於新竹師範學院主辦「台灣母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新竹。

鐘適芳(不詳)。經過無聲的部落。2002/7/4,取自http://www.treesmusic.com/frame/frame-village.html。

國語同化 台灣方言 逾半逐漸消失。(2002,2月21日),中國時報。



後記:

在花東參觀了幾所別具特別的學校,回來台北又無意間發展這一張專輯,覺得真實地可以感受到這些人們的付出奉獻,執著地實踐他們的理念。雖然要對抗大環境非常困難,但是在這些人的努力下,世界的確改變了,一點一滴的改變或許無聲無息,但卻是扎扎實實的。感動,似乎是從事教育不可或缺的,當我們受到感動,才能製造感動。雖然這篇報告寫的不怎麼學術,請老師看在我「受感動」的份上,不要太嚴苛。

P.S.發現陳明珠校長在水璉國小時,也參與了這張專輯的製作,書中學生的皮雕作品都是她指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