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8月 28, 2008

欣賞《海角七號》沒說的故事



  我們需要這樣「好看」的電影。有音樂、有畫面、有意境、有愛情、有鄉土、有娛樂效果、有浪漫氣息、有人物辛酸、有時代滄桑......國片不一定要擁有四張Ace才能揚眉吐氣,同花順的整體融合感也能為我們帶來奇蹟。


  雖然我已經覺得海角七號超棒!但有人認為海角七號「不夠好」,我不清楚比例有多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愛之深、責之切?但我的想法很簡單,現在不夠好沒有關係,但如果期待未來的國片能拍到「十分好」,現在就必須先有「七分好」、「八分好」的電影來吸引觀眾消費(投資),否則怎麼會有成長的基礎與能量?「海角七號」,我想是很「討喜」的一部片子,這也是魏導演原先的定位,要說它是娛樂片、商業片也未嘗不可。當然有人會站在高梯上俯視輕蔑這樣的取向,但老實說,台灣需要這種平易近人的片子。


  每當討論電影時,我總會有兩個很不專業的標準:「用心」與「共鳴」。「用心」這個部分,我通常拿來觀察創作者是否「用心」去達到他預設的目的:想要挑戰什麼?想要突破什麼?想要表達什麼?想要吸引誰?......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然後用心去實踐!我就是肯定這樣的態度。這跟什麼鑑賞理論毫無關連,只因為我欣賞「用心」的人。任何一個領域要能持續發展,都需要用心的人。尤其在台灣這個社會,「用心付出」的人在大多時候不是被忽略,就是被嘲笑,除非他的成就能夠跟「為國爭光」扯上關係。而可悲的是,許多用心者經常被短視近利的人們遺棄,然後恣意加上「辜負了....」的大帽子。正是在這樣嚴以待人的環境之中,我特別在意「用不用心」。海角七號,是不是一部用心的作品?從電影本身可以感受到,當我們更瞭解這一部片背後的故事,我想答案更加明確(參見導演日誌:帶50萬去恆春,帶5000萬回台北)。有人批評片中的置入性行銷,但這並非唯利是圖,反倒凸顯負債數千萬而不得不孤注一擲的困境吧(再看看魏導與他的賽德克巴萊,會更瞭解金錢與理想的拉鋸)!


  至於第二個標準,一個好的作品不僅能夠傳達意念,還要能引發共鳴。這一個原則通常只能自己評判,我也不喜歡多做詮釋。畢竟接收到什麼?有何「共鳴」?是閱聽者自己的事。但「創作」的一方沒有理由不注意這一點。有些片子曲高和寡,既要曲高,就必須承擔「和寡」的風險。有些片子則走了另一個極端,結果犧牲了內涵。如同一位演說者,可以用艱澀難懂的詞彙賣弄自己的學識,也可以淨講一些低俗笑話譁眾取寵。但我喜歡的是一位真誠的演說者,用簡單的語句、故事來傳達意思,並且留給我們思考咀嚼的空間。文學、藝術、音樂、哲學都曾經遠離一般人的生活範疇,「貼近人群」是它們重獲能量的契機,海角七號也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當鐘擺再回到另外一端的時候,它就能挾著更多動力盪得更高。


  海角七號裡的人事物,其實很平凡也很特別,很衝突也很矛盾,很想相信自己卻又不得不懷疑,很想獨立自主卻又害怕孤寂,或許能引發共鳴是因為我(們)也是如此,都在尋找第二次機會認識自己、肯定自己。魏導說:「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再來一次的,勇敢努力的人不該被埋沒」。劇中的演員因為「機緣」而擁有第二次機會,他們很幸運地把握住了!而現實中的我們呢?要等另一個六十年嗎?這樣的真實疑惑,不正是深切的共鳴點嗎?


  寫得有些雜亂,但在每一次嘗試中,我逐漸發現自己看待事物的觀點。很有趣的,我發現這兩個標準都跟我的教學理念有關。因為,我對學生的期望就是做一個「用心築夢」的人!而「清楚傳達與產生共鳴」則是教學能夠產生意義的基本要素。原諒我,我早說自己是外行。但身為一個很愛胡亂想、多管閒事的外行人,強烈推薦大家去看「海角七號」!而且,還要去看海角七號「背後的故事」(導演日誌狗仔獨家),因為這些故事更加動人。

星期三, 8月 27, 2008

photofunia



  上網閒逛,看到一個有趣的網站。可以幫你做出非常逼真的廣告海報效果,尤其是一些細節處理得很好,如果要靠後製得花不少時間呢!現在這類的服務或軟體越來越多了,要做出有設計感的影像比以前更容易。但畢竟是現成的東西,可套用的版型有限,不過已經可以滿足一般人的新鮮感了。點「繼續閱讀」可看其他樣本喔!


  服務網站→http://www.photofunia.com/






《九降風》勾引了我的記憶



  在我的感受中,「風」正是這一部青春電影的意象。風,一向是難以捉摸的象徵。它,可以是清爽沁涼的,也能帶來悶熱與煩膩;它,送來你期盼已久的髮香,卻也能帶走朋友的氣味。風,時吹時停,時急時緩,時強時柔...正如青少年的生命。雖然身處蘭嶼歸來又鬧脾氣的夜晚,但腦海中卻是悶熱的夏日午後,風莫名吹起,在空中輕巧盤旋,然後又令人悵然地停息。這陣風,揚起了我的高中記憶......


  想不起來的早修與清掃工作、十點爭相開動的便當時間、氣味紛雜的長排舊式廁所、各行其是的荒唐課堂生活、集資合購傳閱的漫畫週刊、自己填自己簽的公假單、可以自由呼吸笑鬧的社辦、打保齡球到凌晨再上台北的疲累、元旦社團成果展前一晚的冰冷地板、朝會時的沖天炮與掌聲、畢業當天在校園飛舞的白色碎屑......這陣風,本以為沒什麼了不起,但它真的吹進了心裡。


  而我,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呼風喚雨的氣勢,只不過那些年裡,也有屬於自己的一陣風,吹送著輕狂與哀愁。友情?義氣?承諾?抗拒?遐想?逃避?有些事,那時不懂卻自以為懂,認為重要至極不可輕忽,卻是稚嫩的執著。而可笑的是,現在才瞭解,那時的自己是連自己也不會懂的,因為那就是年輕,那是一陣難以捉摸的風。難以分析,也無法保存,只能想像它吹過時的影像、聲音、氣味與觸覺......


  九降風,並沒有給我立即且強烈的感動,卻有非常奇妙的後續效應。鎖住頂樓鐵門的那把鑰匙,是我自以為是的青春以及難以預料的結果...重新打開的時候,只有久違的陽光與溫度,但已經沒有人了......

星期六, 8月 23, 2008

我在飛魚之島(蘭嶼旅遊紀要)



行程概述:


第一天→五點高雄出發。八點後壁湖搭船。十點多抵達蘭嶼。進住很親切的月台民宿。租機車,吃中餐(四季牛肉麵),海邊發呆亭休息片刻。逆時針環島,探勘小天池、燈塔。Z字路上看夕陽。晚餐(無餓不坐簡餐)。


第二天→清晨四點出發,東清村附近冷泉看日出,碰到火流星。晨間玩水片刻,野銀吃早餐,上中橫,視野超好的氣象站。回民宿準備,豔陽天拍婚紗。小天池、迴音谷、燈塔、氣象站、「無餓不坐」小朋友幫拍。午餐(好朋友小吃店)。午覺、近傍晚去冷泉玩水。回程吃香芋冰、買超貴鹹酥雞、民宿看跳水吃晚餐。八點夜間觀察,陳大哥帶得很棒(動植物、觀星、海蛇),可惜沒看到蘭嶼角鴞,但對奇特的叫聲印象深刻,十二點結束。


第三天→睡飽晚起,逆時針環島拍婚紗。午餐(恩寶麵店)。休息片刻,二點著裝浮潛,對珊瑚、動植物陳大哥有詳盡的解說。碼頭邊超刺激跳水訓練。返回民宿盥洗。青青草原追夕陽、創意市集買紀念品、無餓不坐吃風味餐、玩貓。吃飽再去追夜間觀察隊伍,海邊閒聊看超大海蛇,又錯過角鴞。


第四天→六點半出發吃早餐(ya-ken),馬浪帶我們爬大天池,沿路有許多解說跟「活動」,不像其他隊伍只顧著趕路。大天池玩水、蘭嶼有緣人大匯集、阿泉伯海燕窩、午餐(漁人碼頭簡餐)。整理行李、寫留言本、三點半搭船。航程二小時多、後壁湖回高雄、看九降風。


個人推薦:


月台民宿(漁人)→服務親切、解說詳盡、可無線上網。

無餓不坐(漁人)→擺設特別、餐點快速、可無線上網。

海邊冷泉(東清)→泉水清澈、景致特別。

氣象站觀測站→視野遼闊、舊觀測站破牆榕樹很有感覺。


注意事項:


1.只要稍覺暈船,別怕曬太陽,到甲板上吹風看海會好很多。有本事的人,可在開船前進入休眠狀態。

2.務必做好防曬準備,環島公路上樹蔭並不多,毫無防備的話很快就會「紅」了!

3.要吃風味餐,通常要先電話預約(月台民宿的小客廳有知名店家的聯絡方式)。

4.小天池、大天池不好找,最好確認路線、結伴而行,清晨出發才不會太熱。

星期四, 8月 21, 2008

星期二, 8月 19, 2008

捲葉蝶



  有學生不太滿意地說:「老師!你最近都先擺一張照片,結果點進去都沒有文字,要騙點閱率喔!」其實,有時候就是想擺這張圖像,因為那也是一種表達,也是今天的紀錄。但不可否認地,有時圖像跟文字不見得完全切合,因為某些是先有圖再有文,有些是先有文再有圖,其他則是亂數隨機連連看。至於標題,大概也是如此一般。總之,我只想表達自己,或許是因為可以確立存在感吧!而回顧過去的這些「存在」,就像是捲葉蝶的風中飛行,顛頗、踉蹌而驚恐。當然啊!捲起來的翅翼怎能平穩高飛?那就是我現在的問題。

有一天



  有一天,我在研習時看完了《自由寫手的故事》,到誠品買了「卡奇社」專輯與「花吃了那女孩」原聲帶,最後把自己的照片掛上了勤美天地外牆。

星期一, 8月 18, 2008

糾結



  死結,總是被拿來比喻心中難解的糾纏。遭遇某些問題時,人們說它「無解」。但,不過就是幾條線,怎麼會解不開?理論上只要還原當初「成結」的步驟,就可以讓一切恢復平順。不過理論通常很簡單,然後把困難留給相信它的人。


  有時,那些線條太過細微。當初幾條絲線上穿下出、左圈右繞時並不難,我們自認為一切都在掌握中。然而一旦它們聚合成結,已非手指所能操弄的範圍。不是我們不想解開它,而是缺乏比手指更精巧的工具。某些問題當初並不是問題,我們以為自己會小心地操弄,自信地紀錄一個一個步驟。但只要各個因素糾纏在一起,它們彼此的空間就被縮到很小很小,比我們所能運用的最小工具還小,怎麼解?結,有壓縮的特性,所以難解。


  有時,那些線條太過繁多。二條線圍繞著另外三條線,一會兒又回過頭來糾纏自己,線上加線、結中有結......就算記得步驟,就算擁有適當的工具,依舊解不開。為何?因為我們的生命有限。當解結所需的時間超出我們所能運用的時間,對我們就是「無解」。某些問題無解,因為它牽扯太多太多的因素,超出我們有限時間所能應付的複雜程度,怎麼解?你不能怪某些讓「結」繼續存在而不處理的人。結,有吞噬時間的特性,而我們並不總是有足夠的時間。


  有時,那些線條太過特別。鐵絲形成的結,解開需要更大的力量;荊棘形成的結,解開要忍受更多的痛苦;冰冷線條形成的結,解開時會一點一點地犧牲我們的觸覺;熾熱線條形成的結,它會毫不留情地燃燒接近它的事物;汨汨鮮血形成的結,在紅色滑膩的鹹澀之中,挑戰我們感官的忍受極限。某些問題難解,因為它的組成性質太過特別。無形的結比有形的結難解,無形的結連線條都看不見,必須透過分析去推測、想像。就算「看」見了,又要用什麼工具去處理無形的線條呢?無解,因為有些結對我們來說是「無」:視若無睹、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無從下手、無計可施......


  最後,不能忽略「力量」。因為當初「成結」正是因為力量的拉扯。否則,是什麼操弄線條?是什麼壓縮空間?無論有形或無形,要解開結都必須「掌控力量」:大多時候是「拉」,但最常被忽略的卻是「放」。就算是最簡單的平結,如果有人緊緊拉扯線條的兩端,怎麼有解開的可能?解結需要空間,需要線條方向、位置的轉換。緊繃的線條很難有空間運作,所以我們必須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放手。某些問題難解,不單單由於複雜,而是堅持不變的力量太強,相互拉扯如同緊繃的線條,將力量匯聚在「結」這一點。無解,因為力量沒有得到釋放,也就沒有空間。


  結,是一個奇妙的象徵,可以激發很多想像。當然,「結」的匯聚性質也有許多光明的例子,有些我們不見得想解開。例如......

星期六, 8月 16, 2008

誰想把事情做好?

  面對最近的風風雨雨,我心中只有一個問題:「誰想把事情做好?」無論年齡、政黨、國籍、性別,「想把事情做好」是一種重要的精神態度。這或許是我的個人看法,錯誤能不能被容忍與原諒?不在於它被賦予的「額外意義」,而是這個錯誤發生的本質。

星期四, 8月 14, 2008

雜亂

  


  最近有點怪,是課太滿?想做的事情太雜?還是想弄清楚的問題太多?結果,除了例行的上課下課不得不做以外,其他都懶懶地趴在計畫表上.....現在有點感觸,孤獨不是由於一個人靜默,而是因為一直站在原地等待雨過天晴。

星期日, 8月 10, 2008

藏寶

  缺錢的人請注意!台中福科路在愛買之前有家7-11,門口右方第一塊水溝鐵蓋下方有50元及10元硬幣各一枚。如有急需,可自行前往尋寶。唯鐵蓋沈重,搬動時請特別小心。

卡奇社-日光傾城





日光傾城

作曲:顆粒

填詞:顆粒

編曲:FLY

監製:FLY

從一個高的地方去遠方

從低處回家稍縱即逝的快樂

轉動的車輪它載著我

偶然遇見月光傾瀉的蒼白色


彩色的路標 禁止通行的警告

天空之下 我們輕得像羽毛

雙眼是盲目的最佳玩伴

還是選擇了不選擇的旅途


明媚的角落反射著光芒

蝴蝶飛過城市高樓開出了花

被它喚醒的生命短暫一瞬

偶然丟失的彩色化作了粉末


彩色的路標 禁止通行的警告

天空之下 我們輕得像羽毛

雙眼是盲目的最佳玩伴

還是選擇了不選擇的旅途


觀看了一顆流星墜毀了

所有的人會為此而難過

抱怨這城市日光太曲折

只有日光還唱歌

星期四, 8月 07, 2008

閃光彈

  昨晚單騎上都會公園:一踩又一踏、一呼又一吸、一台又一台、一輛又一輛、一對又一對、一根又一根、一顆又一顆。啊!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今天是七夕情人節啊!而且,有人被我看到喔!哈哈!

記住過去的模樣



  原來,以前就是大小眼。拍照時,要注意眉毛的打光,否則會...還有,略帶不屑的噘嘴,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星期二, 8月 05, 2008

生命故事中的破折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篇幅有長有短,內容有喜有悲......但不可少的點綴,是標點符號。有些生命故事分號處處,因為類似的生活循環反覆出現,有如排比的句式;有些充滿驚嘆號,訴說著一次又一次超乎意料的發現與情緒;愛用引號的生命書寫者,大概喜歡為自己立下各式各樣的里程碑,賦予它們與眾不同的意義;有些則以刪節號來表達生命經驗的難以言喻、一言難盡。它們風格各異,但最吸引我的是「破折號」。


  破折號,它是生命故事中的語意轉變。在斷裂的意義之間,橫著一條驟然出現的橋樑,將不同節奏、旋律的生命段落連接了起來。保守-破折號-激進;乖巧-破折號-叛逆;狂妄-破折號-謙虛;幸福-破折號-悲苦......就這樣短短一豎,卻隱藏著難以理解或不願明言的深刻歷程,可能參雜著失望、憤恨、期盼、羞愧、喜悅......各式各樣的情緒。甚至,根本不知道這樣的轉折是如何發生的。歷來的成語有許多形容這類情況:浪子回頭、改邪歸正、覺返迷津、迷途知返、誤入歧途、自甘墮落、迷失......儘管有好有壞,但我卻覺得它是生命故事中最真實,也最戲劇化的一部份。


  奇妙的是,當另一個破折號出現,它們就前後組成了「夾註號」,將偏離主軸的這段經歷,轉變為生命的獨特註解。有如黑中之白,白中之黑,太極運轉交融。有破折號,可能帶來危機,但也因為有破折號,所以有轉機。如果你的生命故事中也有破折號,希望你能夠真切體會它對自己的意義。至於我,似乎該思考這個雜亂段落之後,下一個標點符號是什麼了!

星期日, 8月 03, 2008

The Five Senses



  今天下午重新看了一次「香水」,電視版當然少了很多限制級鏡頭,但依舊勾起我當時對「嗅覺」的興趣。因為在那之前不曾想過嗅覺與美、愛、慾望之間的關連。嗅覺在我的生命中,如何「感受」?如何「表達」?有一部片子叫做「愛妳的五種方法」,英文片名沒這麼吸引人,就是「The Five Senses」,從嗅覺、觸覺、聽覺、視覺和味覺這五個角度出發,詮釋五段互有關連的愛情故事。在湮遠的印象中,自己就曾想過這五種感官對我生命經驗的意義。最美的視覺經驗?最美的聽覺經驗?最美的觸覺經驗?最美的嗅覺經驗?最美的味覺經驗?強烈震撼的視覺經驗?熱切共鳴的聽覺經驗?情感溢流的觸覺經驗?毛孔舒張的味覺經驗?渾身飄然的嗅覺經驗?很多問號,你是否也很難回答?當然,有許多經驗是綜合性的,然而我們對於五種感官的敏銳程度確有不同。以我來說,視覺刺激是最強烈的,其次是聽覺、觸覺,再來是嗅覺、味覺。如果這是我的感官階梯,那麼換個角度來說,我還有很多空間去學習如何用嗅覺、味覺去認識這個世界。感官敏銳的差異及偏好,使我們的認識流於片面。世界,她看起來是什麼樣子?聽起來像是什麼呢?摸起來?聞起來?嚐起來?


  五種感官,可以接收訊息。對發送者來說,其他人的五種感官就是傳遞訊息的「途徑」。畫家用視覺途徑傳達訊息,歌手用聽覺,廚師用味覺,調香師用嗅覺,按摩師用觸覺......但一般人如我,是怎麼運用這五種途徑去傳達訊息或情感?其實自己忽略了很多可以傳遞感動的途徑。回想過去的經歷,五種感官都能帶來感動,但最深刻的感動是因為意義,而非原始地想被滿足的慾望。有了意義,才有深刻的感受。因為視覺,所以會記得父親的背影;由於聽覺,所以心中迴盪著那樣低沈的呼吸聲;因為觸覺,所以記得那次離別擁抱的溫度與重量;因為味覺,所以知道劃過臉龐夾雜鼻涕的眼淚是如何苦澀;因為嗅覺,不用睜眼也知道某人來到你身旁。我相信你也有這樣的經驗,而之所以寫這篇文章,只是提醒自己,如果人是一種感官的動物!那就別忘記這一點被忽視的理所當然!

星期六, 8月 02, 2008

今晚騎大圈



  好累。今晚想輕鬆點,所以選擇城市街道路線。從家裡出發到勤美天地繞一圈,公益路去、西屯路回,來回加休息大概一小時。感覺不太夠,於是又照平日的夜騎路線上了都會公園。全程又衝刺又爬坡一個多小時,真的有累到。


  這兩種路線各有特色,城市街道考驗應變能力,因為交通比較複雜,不時要注意周遭車輛、調整速度跟改變路線;中科爬坡則是訓練意志力與體力,路線與環境很單純,整路就是跟自己比賽。都會公園可以接近自然、欣賞夜景,那城市街道呢?我感受的是一種「人文」。這裡的「人文」並非那種高格調的詞彙,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形形色色的活動樣貌」。街道上的車輛行駛模式、小吃攤前的排隊人潮、客滿及空蕩餐館的對比、各式各樣的廣告招牌、善用都會人行道的運動者、躺在稀有城市綠地上的情侶、在夜間才有空出來遛狗的主人......


  速度是個奇妙的東西:快,有效地增加距離,卻喪失了許多細節;慢,可以接受豐富的訊息,不過限制了活動的範圍。而單車的速度剛剛好,它帶你穿梭探索陌生的領域,又能提供身體足夠的時間去捕捉這一切。當我超越平日步行的範圍,也擺脫汽機車的匆忙趕路,才發現對台中其實還是很陌生的,偶一為之的單車巡禮能夠幫我認識她。此外,當我再騎上都會公園時,可以在夜景圖像中畫出剛剛的路線,指出前不久才停留休息的地標,計算還有多少未到訪的區塊,那些城市亮光因此而有了不同的感覺。


  儘管今晚有了些收穫,但還是會累。

星期五, 8月 01, 2008

今昔對比



  生命中,充滿這樣的悵惘:曾經的美好過去,無奈的殘破現狀,悲喜交織的模糊未來。

妳都不回電話的喔?



  當你這樣想的時候,被約束的其實是你自己。行動通訊的便利性,很輕易地聯繫雙方,但也壓縮了彼此的彈性空間。接聽、回覆好像在某些時候變成「不得不」的舉動,當它被瓦解的時候,困擾就此產生。對方不接聽,你會有千萬種揣測;對方不回覆,又有千萬種想像。正是這些揣測想像引發的情緒綑綁住自己,要擺脫這些不必要的枷鎖,就要把「不得不」的執著降到最低。我很輕鬆地說服自己,這樣,或許可以釋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