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4月 19, 2003

網路謠言

  每次接到一封又一封標題聳動、內容詭異的轉寄信件心情就很糟,雖然我可以用「休閒」的態度看這些信件,然而想到有多少人會深信不疑?甚至因此做出「被謠言催眠」的行為?(例如刪掉電腦裡的某個檔...拒買某公司、某廠牌的東西),想著想著就不免義憤填膺起來。當教育程度提升、學歷文憑一倉庫,但什麼批判思考能力卻依舊抵擋不住媒體與網路的資訊氾濫。「謠言、都市傳奇」這個歷史悠久的現象,卻在今日越來越猖狂,又有多少不知不覺成為網路讀者的「生活常識」?



  電腦病毒、瓶裝貓、911(Word預言、恐怖份子的遺書、撒旦的臉)、衛生棉長蟲、精鹽會使農藥化學成分鎖在蔬菜上?、炸蟑可以使回鍋油變清?、華納威秀使用的是假的杜比音效?、可樂能夠在十天內溶解鐵釘和牙齒?、螞蟻會從耳朵入侵腦部?、蠶絲被比化學纖維產生更多靜電而危害康?、新光人壽對於B型肝炎帶原者的任何保險均不生效?、任何女人吃了 Progesterex 這種藥將無法懷孕?、正露丸會導致直腸癌?、水晶肥皂是治療青春痘聖品?.................



  而且許多網路謠言經過查證、澄清之後,沈寂一陣子,又會捲土重來,內容與對象或許更「時髦」,聲勢可能更加浩大。因為永遠有「新手」加入這個網路社會,因為忙碌的現代人,沒時間做查證。因為有人永遠都愛聽這種話題。



  對於一波又一波的謠言狂潮,當然很多人會抱著懷疑的態度,或者像讀聊齋那般輕鬆以對。我在這裡只想稍做提醒,當我們想將這些奇聞(奇文)與朋友分享前,稍微查證一下,然後將查證結果與原文一同附上。這樣的轉寄或許比較有意義些(兼顧娛樂與社會責任)。如果我們沒時間查證,是不是就忍著不要大肆轉寄,以下提供一些國內的「網路謠言網站」,他們會針對一些網路傳言進行查證。

星期一, 4月 14, 2003

還沒有

  還沒有學到什麼,就要離開了。曾經期待著,如今卻又是不捨,或許因為帶不走什麼,也或許因為留不下什麼。不知道離開之後,往哪裡去?也不知道離開之後,何時會再回來?沒有人能告訴我,因為「還沒有」答案。

星期五, 4月 11, 2003

舊日時光

  舊日時光,永遠不可能重來



  世界變了、人變了、記憶也變了



  時間過去了,留下,最純的,沈澱在「心」「底」



  那種純



  喜、怒、哀、樂交織的純







  看著青春的電影、聽著飛揚的故事



  但無論怎樣的幻想,都不可能在往日實現



  舊日時光就像虛擬的負數



  它在原點的那頭,擴張版圖



  我在原點的這頭,被迫狂奔



  留不住



  只能在腦海中畫出數線



  用舊日時光的距離



  度量人生的面積

星期二, 4月 08, 2003

怎麼形容師大人?

  師大!師大!該如何形容妳?對於這個問題,我願意用盡所有想得到讚揚、嘉獎的詞彙,因為我相信師大的傳統、精神與理想。即使有些人不認同,但從我進到師大的那天起,我就以「師大」為榮,我也願意為師大付出。但矛盾又可悲的是,我以師大為榮,但對於少數「師大人」,我卻是非常失望與不解,難道是我已經「落伍」了?師大的精神已是個人主義?自私自利?



  接下來的文字,或許有人會嗤之為自命清高,不屑一顧,但我只是說所想、所感受的。我承認我放縱過,我也曾犯錯,我更沒有為師大爭取什麼了不起的榮譽。而我今天所寫的,是我大三、大四、實習、研究所...逐漸「懂事」之後,對師大的感觸與企盼。引發我這種感覺的,並不是什麼師大台科大合併的大事件,而是一些生活中的觀察,包括自己的經歷。



  不記得跨越和平東路的斑馬線是何時出現的,至少在我大一入學時,它不存在。如今它已是學生來往師大宿舍、圖書館校區的交通要道。當上下課時間,綠燈一亮,川流不息的人潮跨越和平東路,師大路右轉的車輛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談笑風生的行人阻絕去向。有時候等行人都通過了,黃燈也亮了起來,師大路自然塞成一團。「有經驗」的駕駛人,下次只好「狠」一點轉彎,與行人「爭道」,才能快速逃離這交通瓶頸。或許現在的師大人不知道,這條斑馬線是「先烈先賢爭取來的」,因為原本跨越和平東路已經有一個地下道。依照內政部營建署《市區道路工程規劃及設計規範》:人行陸橋與地下道之設置位置與既成之人行陸橋與地下道或與附近行人穿越道之距離,除情況特殊外,不宜少於200公尺。雖然上述條文不見得適用師大的情形,但稍加設想:地下道與行人穿越道近在咫尺,實有功能重疊的顧慮,造成的是更複雜的交通狀況。但由於太多行人不願意走地下道,而直接穿越和平東路,實在是險象環生,為了行人安全,這一條斑馬線因而誕生。其實這個事件只是個引子,這兩年來令我最不解而有時痛恨的,就是每當上下課時間,為數不少的學生就從宿舍門口魚貫而出,沿著師大路逆行,然後伺機穿越馬路,走進誠正勤樸大樓旁的側門。我騎車經過,要特別注意逆向的行人,而他們卻很少注意我!我也看到許多車輛停下來讓學生通過,走走停停、交通受阻。拜託!難道師大宿舍門口近在咫尺的地下道,是個廢物?難道走地下道無法到達誠正勤樸大樓?非得要這樣穿越馬路?而且是三五成群、聲勢壯大(特別是下午第一節上課時)?讓駕駛人以偏蓋全地認為師大學生很沒教養?這時候請不要拿什麼行人優先的理由來辯護!難道宿舍門口也應該設個紅綠燈?設個斑馬線?走個地下道運動一下有這麼難嗎?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師大正門口與對面公車站牌處,但鄉愿一點來說(或者說變通),那裡雖然沒有斑馬線,至少有紅綠燈。對於這種不走地下道而穿越馬路的行為,或許源於每個人貪圖便利的天性,懶得上下樓梯,懶得繞路。但是再鄉愿一點來想,兩三個人也就罷了!當一群人這樣從師大宿舍走出,大搖大擺地穿越馬路,這已經不是個人的問題,當駕駛人咒罵時,罵的是師大;影響的不只是個人的安危,更是師大的校譽。或許有人會說,這樣以少數人行為來評斷師大,是以偏蓋全。但是很抱歉,一般人擁有的許多印象,很多都是這樣源於少數人的作為。對於不曾深入瞭解師大的人來說,這就是他對師大人的第一印象。當這樣的印象沒有機會被影響被改變,這就是他所認識的師大。



  前一陣子大專盃籃球聯賽在師大舉行,師大在地主球迷的加油聲中拿了第三名,球員的拼鬥精神讓我印象深刻。昨天大專盃排球聯賽也在師大,師大女排蟬聯后座,男排雖然衛冕失利位居第二,但是光看第一局從25:25纏鬥到41:39,就令人熱血沸騰。我真的很慶幸這樣的比賽能在師大舉辦,特別又是師大的球隊打入決賽,在球迷的歡呼聲中贏球,在同學的加油聲中奮戰,當掌聲響起,彩帶滿場飛舞時,那不是使人振奮的一刻?但令我訝異的是,當我上精靈之城BBS去查詢當天的賽程,卻發現有些同學抗議師大因舉辦球賽而暫停自由活動時間,認為自己的權益受損,認為師大是為了錢才借場地。我承認假如我預定要去打球,卻臨時發現場地無法使用,我會心情不好。但體育室已經提早公布,況且運動又不是非得在體育館才能進行,如果有合理的理由,換個場地、改個時間,是多難的一件事?特別今天是我們的球隊要爭冠,多少本校球迷到場加油?多少球員爭取自己、球隊以及學校的榮譽?而這些人在意的是少打了幾個小時的球?如果要這樣個人為重、捍衛權利,每次元旦升旗、元宵燈節、國慶閱兵等活動都不可以管制交通,因為剝奪用路人的權益?如果師大所有的場地設備都必須配合學生需求,游泳池師大學生專用!體育場師大學生專用!圖書館師大學生專用!在現在各校自籌經費的窘境下,師大能撐多久?要不然,每個人要多付多少錢來獲得這種享受?外借場地的頻率與學生應有權利,應該尋求一個平衡點,而兩方面都必須願意去為對方著想,有些人卻沒有這樣的修養,我看不慣的是這個:全然自我中心。人或多或少都有點自私,但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些人能看開,有些人卻猛鑽牛角尖,多一份感恩同理的心,或許可以接近「人失之、人得之」的胸懷,也不至於斤斤計較。



  我曾經當過系上的羽球隊隊長,但並沒有什麼本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體育館架網、佔場地。以前覺得先佔先贏,佔越多場地越能造福隊友,所以常常提早到體育館,虎視眈眈地等別人下課,然後大舉佔領與球場地。但經過學長的提醒,這樣豪奪的方式雖然站得住腳,但是影響了其他同好打球的機會。其實這可以稍微調整,讓彼此都能享受運動、盡興而歸。當場地設備有限,這種分享互惠的默契更是重要,在籃球場上最是明顯,少數人霸佔球場,自認為先來先贏而不讓其他人打球的情況,實在是很少看到。假如遇到這種獨夫,首先就會納悶是怎麼樣的父母、師長會教出這種人?當師大圖書館還不能背包包進去時,置物櫃是很重要的設施,但卻發現一些人把他當作個人專屬的儲物設備,這種作為造成許多人的不方便,而當事人是否有反省?還是理直氣壯?當自己的權利受到剝奪時,很多人都會抱怨,但是在咒罵之前,為何不先退一步思考?而當自己獲得利益時,覺得這是天經地義、不需感謝?有沒有想過這是有人付出、犧牲的結果。當你在仁愛路上安全悠閒地欣賞元宵花燈時,誰為你付出、犧牲了?相對來說,當你因交通管制必須繞道時,是否覺得「沒有天理」、「權益受損」?如果人們永遠都只為自己想,那麼將會活得很痛苦很沒意義,而在別人眼中,也只是個心胸狹隘的鄙人。



   該怎麼形容師大人?對於這個問題,雖然很難回答,雖然內心稍有掙扎。但我終究還是願意用盡所有想得到讚揚、嘉獎的詞彙,因為我相信「師大人」的形象是要去維護、經營的,師大人是師大存續與否的最重要元素,而不是硬體設備、各種名目的學程。我相信我今天提出來講的都是少數人,或許像我大一時那樣不懂事,或許是我不瞭解他們的想法。但無論如何,成長不能只是靠別人的指導批評,自省檢討更是重要。一路走來,在批評與自省中,我覺得自己變得比較懂事,但一方面有了更多需要操心的事,對於師大、人群與社會的關心也就少了,我很不喜歡這樣。或許這篇隨筆,看來是批評,但誰對誰非並不是最重要的,隱藏其中的是我對師大的在乎。多在乎師大,多關心他人,我想「師大人」會漸漸多起來。



  該怎麼形容師大?該怎麼形容師大人?希望有天我能果斷而驕傲地回答這兩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