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31, 2008

黑臉



  置身於黑闇之中,臉當然是黑的。別人能不能看清楚你的真面目?答案確實對我有影響,這我從來不否認。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必須看清楚前方的路,確定方向。在光明來臨之前,為了燦爛陽光的笑臉,或許隱身黑暗默默前行是必須的。有些人不會瞭解的,因為他們習慣在中式溺愛與美式自由的陽光下悠遊,討厭在黑暗中單獨面對自己。

星期二, 7月 29, 2008

對自己太過自信



  說得沒錯,我有時對自己太過自信了,才會陷入這樣的窘境。我究竟想要獲得什麼呢?想要又能如何?得不到又能怎樣?面對臆測中的各種或許,日子還是一樣地過,也應該如此,只是少了些什麼。無奈的空虛,是自信被狙擊之後留下的彈孔吧!已經好一陣子了,希望明天,會不一樣。

妳變了嗎?



  妳變了嗎?在這個變化快速的階段,每日欣喜沈溺於過去不曾擁有的新鮮事物,妳真的看清楚自己的改變嗎?那會將妳帶往何處?變漂亮了?變成熟了?變得留心裝扮自己的外表?變得知道如何享受別人的注視?變得瞭解如何挑動別人的情緒?妳發現自己具有「影響力」,妳發現這些影響力遠比課業上的努力更加容易!更有回饋!妳發現自己願意為別人「犧牲」,願意讓自己置身於曖昧不明的拉鋸之中,願意認真回覆其他人試探的字條,妳說那是真正生命情感的投注。於是,妳開始懂得用過去學會的詞彙說「永遠」、「一定」、「絕對」......卻不懂得那些詞彙的真正意涵。妳開始懂得找理由辯解自己應該被尊重的行徑,而愈是受到阻礙愈能顯得自己的義無反顧。那麼多的質疑,因為我不懂得少女情懷,自然難以體會妳生活中處處瀰漫的詩意,或許這一切是妳的成長、妳的生命、妳的重心。我只是覺得,妳已經變得不像自己了,而我也與妳漸漸遠離,對妳漸漸陌生。只希望不要有一天,妳也發現與自己漸漸遠離,對自己漸漸陌生......

星期日, 7月 27, 2008



  「手機」又壞了,我重重的摔了她,然後送修;「鍵盤」也壞了,我狠狠地揍了她,然後再買一組新的。被遺忘已久的「少年快報」也出來使壞,弄得整間房間都是灰塵,害我一直打噴嚏、流鼻水,只好把她們送去資源回收場。看著她們壞,「脾氣」也跟著學壞了,把我的神經當豎琴來彈,但我拿她沒辦法,只能躲在棉被裡吼一吼,探出頭來又是一個噴嚏.....在這些壞東西惹我之前,昨天夢到一位平日乖巧的女學生居然跟黑道發生衝突,因為她在街上向流氓要「菸」抽,對方不給,她就粗口回應。大哥小弟們霸佔導師室,要我給個交代......之後我去上課,教的內容是如何從一游泳池的爛泥中把長毛象的化石挖出來...難道...我的腦子也壞了嗎?

星期五, 7月 25, 2008

西藏來的轉學生



  電話裡,低沈的聲音說有個學生來自西藏XXX地區,我直覺就想「轉學生」!!三年級轉進一位西藏學生,心中有點不安,但卻有種莫名的新鮮感。我還煞有其事地跟對方(或許是家長?)討論藏傳佛教的一些生活戒律會不會跟學校規範衝突......結果,是一場夢。最近睡眠品質不好,大概是壓力來了吧......

星期三, 7月 23, 2008

我的失憶手機



  自從日月潭那一趟當機之後,我的手機就陷入非常不穩定的狀態。好不容易送修回來,放在機車行李箱一到家馬上就掛點,太熱;昨天跟三個刈包放在一起,掛點,因為太熱;今天騎單車放在背包,掛點,又是太熱。或許是一再一再地熱當機損害她的腦袋,所以現在重開機之後還有「失憶」的後遺症。手機電話簿全忘光,剛剛的通話資料記不起來,未接來電訊息直接消失,時間回到2007年1月1日0點0分。每次我都必須重新設定一次,這樣的情節讓我想到一部電影「我的失憶女友」。但我沒辦法拍影片讓我的手機記起這一切,所以,不是習慣她,就是換掉她。如果有人需要這樣的失憶手機,麻煩跟我聯絡。我覺得「情報員」就挺適合的啊!溫度超過35度,所有資料自動銷毀...

一日快速曬黑法



  騎單車,短袖短褲,從台中到豐原再翻山到新社,石岡、后里、豐原、神岡、回台中。早上七點出發,下午五點回家,不需額外道具,即可迅速曬黑。


  關鍵字:頗好用急速冰涼領巾

      累死人不償命中八七

      超高檔的又見一炊煙

      路邊無敵清涼豆花車

      全店服侍我香草花園

      非常之曬的烈日午後

星期一, 7月 21, 2008

台南傳來的好消息喔!



  對班級的抱怨不能寫,但與9519有關的好消息可不能悶在心裡不說啊!這種令人熱血沸騰的喜訊,天氣再熱我也張開手臂歡迎!實在是與有榮焉呢!恭喜「鄭老師」!!

找回七年前的感動



  七年前,我常跟士賢窩在中和的小套房裡玩CS,一台桌電、一台筆電相互連線,不用麥克風就可以互通訊息,兩人PK對戰時還可以偷看一下對方的螢幕。並不是趕流行,也沒本事跟外人一較高下,只是藉此發洩研究所煩悶的心情。兩人的小組合作使我們感受到一種體驗英雄式的快感,而抒發心情最有效的則是叫進一堆BOT(全自動機器人程式),然後把它們的武器模式都設為小刀,接著就是機關槍橫掃的大屠殺,或者是狙擊手一槍斃命的爆頭練習。當然,這遊戲確實是暴力殘酷,但對我來說卻是研究所記憶難以抹滅的一環。最近出了CS Online,七年前的「感動」可能沒有,不過給我一個重溫舊夢的機會。楊大帥,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跟你來一場東西對決啊?

星期六, 7月 19, 2008

赤壁之後



  偶爾觀後抒發心得,並非妄想評價論斷,只是自己些許思考的紀錄。今天看了赤壁,說實在的並沒有「驚豔」的感覺,這樣的失落何為而來?是演員演技嗎?是情節安排嗎?還是戰爭場面?照自己的觀點,吳宇森對三國故事的「挑戰」應該可以得到我的肯定。在此立場下,縱有些許遺憾也是瑕不掩瑜。然而我為何無法這樣看「赤壁」?因為它跟徐克的「謎屍」不同,「謎屍」挑戰的是不同的拍攝手法與情節安排。簡單來說,徐克要挑戰的是從「A」到「B」。但吳宇森的「赤壁」挑戰的卻是一般人對三國故事與人物的「深刻印象」,你能夠想像一位挑戰者要處理「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情節與人物特質,將遭受多大的困難與批評?這是從「A」升級到「A+」的嘗試,要保存「A」的本質特色,又要有所突破創新,我只能說這本來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任務。


  對於自己的失落,我反思,那是因為自己無法跳出「三國刻板印象」。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心中勾勒出自己對三國的種種印象,有穩固模版者通常很難被影響改變,保持多元變動的人比較能夠接納差異。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對「赤壁」多有微詞,熟史書三國志的人有其「印象」,愛好三國演義的人有其「盼望」,從早期戲劇中認識三國的人,又有其不同的「詮釋」...有強有弱有深有淺...韓兮直接點出關鍵,「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三國」。吳宇森用「自己的」三國去挑戰「每個人」的三國,那我們要用「自己的」三國去「論斷」吳宇森跟其他人的三國嗎?如果有人說「虎姑婆」與「龜兔賽跑」能夠別出心裁、自創情節,是他們亂說?還是我們太過獨斷?太過嚴肅?這是赤壁讓我重新自我反省的一點!對於自認為「熟悉」的事物,我們是等待或要求它們「理所當然」的發生?還是允許不同的旋律?


  這與「忠於原著」的問題也有關係。討論李安的「色戒」,有部分人爭論電影是否忠於張愛玲的原著。如果沒看過原著或將原著拋在一旁,我們對電影本身如何評價?對於「赤壁」,難就難在很少有華人完全被隔絕於三國故事與人物之外,在李安的「色戒」之前看過張愛玲《色戒》的人有多少?但在《赤壁》之前聽過三國故事的人有多少?雖然沒有確切統計,但我想三國故事對普羅大眾的影響遠遠超過張愛玲的小說。對於如此「熟悉」的事物,稍有改變、顛覆自然使人更加敏感。沒錯!這是一堵牆!我也是吳宇森所要挑戰的三國障礙其中之一......當我看清這一點,還是必須在失落中佩服吳宇森的勇氣。至於赤壁裡的人物情節種種,我盡可能把他們當成「吳宇森三國故事」的一部份,「這個故事」有創新獨特的吸引力,自然也有不合理太過刻意的缺露,但他就是「一個故事」。我調整之後的標準是「這個故事好不好聽?好不好看?」,而不是「有沒有亂講?合不合史實?是不是自己想聽、想看的?」嚴肅來看,有誰能說「赤壁」這部電影的「原著」是什麼?三國志?三國演義?還是三國稗官野史?「史實」又是誰來宣稱評斷?


  最後,讓我們拉高時空視野。陳壽《三國志》為正史,以曹魏為正統,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為章回小說,以蜀漢為描寫核心。當茶館說書人口沫橫飛及羅貫中縱情想像編寫之際,對《三國志》正史擁護者來說,是不是「一派胡言」、「扭曲史實」、「重塑人物」?但「三國演義」為何受百姓喜愛?因為它的吸引力遠遠超過正史。如果我們保留這樣的創造空間與彈性,就不該僵化地看待「差異」。今日的「赤壁」能否翻越歷來積累而成的「三國之牆」?要看這個新故事的魅力。或許新一代的三國印象就此誕生!「或許」。


  我不細部討論「赤壁」這部電影,過去的自己可能會如此做,但現在並不覺得這有非常大的意義,因為網路中非常容易可以看到深入分析。我只想提醒自己多保留一些「或許」與「可能」,並且對各式的「挑戰」維持肯定的態度。以一位國中老師的身份,我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只會斬釘截鐵地「打分數」,而是能夠看透每一個分數背後所「可能」代表的意涵。我自己當然做不到,但為「或許」多保留一些空間,下一代就越有「可能」創造「新的可能」。

星期五, 7月 18, 2008

幼稚



  這圖,是講「豪豪用龜煉酥」的故事...

流浪後遺症



  發作的時候,有些雜訊,眼前畫面跳動,帶些沙沙聲,還有看模糊的幻覺。收不到訊號,也不知道該轉那個頻道,只好握著遙控器等待Discovery Channel......

星期四, 7月 17, 2008

簡單後製:多重人像



  概述:用同一場景的不同照片,經過拼貼而成。我這個是最簡單的方式,用先前的準備使後續程序比較簡單。

  準備:數張同場景的照片,人物角色儘可能不要重疊,這樣後製比較容易。

  工具:一般可以剪貼的影像軟體。

  步驟1:將素材讀入,並且觀察素材之間的差異,待會才好選擇適當的切割點。



  步驟2:選擇一張當「底圖」後,將其他的素材依原先的規劃「剪下」。



  步驟3:將剪下的影像貼到「底圖」。因為這幾張場景都相同,所以可以很輕易地融合在一起。



  步驟4:將所有圖像合併,就可以得到多重人像。我再加上舊照片的效果,這樣也可以掩飾一些合成的缺漏。



  後製的原理是這樣,能不能營造出獨特的氣氛,就看個人的巧思囉!至於拍攝的技巧,可以參見我以前的作品說明:自我對話。有興趣的要回應啊!

又要延期啦...

  唉唉...上次說颱風過後有豪大雨,只好延期,結果天氣晴朗...很嘔...這次想想應該跟上次一樣,結果下雨下到停班停課...還是得延期...不是我不讓你們看,是還沒東西給你們看啊!

星期六, 7月 12, 2008

太多



  照片拍太多、文字寫太多、計畫訂太多,當我想辦法要減少這些「太多」的時候,煩惱就跟著多了起來。

星期日, 7月 06, 2008

在都蘭認識淑敏



  在這個刻意安排的聳動標題下,本來想好好地胡說八道一番,無奈沒有那樣的心情。還是正經點吧!要用順敘還是倒敘?我決定用雜敘法。


  都蘭,是一個聽過就會記得的地名,但即使口中說說笑笑,對真正的她依舊陌生。六年前,我就已經戲謔地跟小黃路經她的疆域,但如此貼近都不曾為她停下雙輪,更何況是其他乘四輪車疾駛而過的時候。如同類似的命運,在這次四輪車的台東旅程中,都蘭也不是個重點。會在此駐足片刻,原先是住宿的考量,小毛的民宿「流浪珊瑚」在浩瀚網海中吸引了我的滑鼠,七月六日在此舉辦的小型募款演唱《為部落青年而唱》更加深我的好奇心。如果不是這些天上掉下的鑰匙,我不會認識都蘭,也不會在此認識淑敏。


  先談這個募款演唱會的緣起,阿美族有非常獨特的年齡階級制度,其中巴卡路耐(Pakalunay)是男子年齡階級中的預備晉級成年者,約十二至十五歲,須受五年的公差勞役訓練才能晉級卡巴哈(Kapah)的第一級,並於服五年工差期間擔任豐年祭中的公共事務及勞動與服務,通過五年的訓練與考驗後才能受成年禮。說得有些遠,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都蘭部落介紹,其中命名的部分非常有趣。回歸正題,在豐年祭前的巴卡路耐訓練營今年有50-70名部落青少年參加,卻面臨經費拮据的窘境。因此關心傳統文化傳承的人士發起演唱募款,當日所得全數捐助都蘭部落青少年巴卡路耐傳統文化訓練活動。淑敏正是因為這份在乎而回到都蘭,用真摯的歌聲來表達心中的愛,淑敏寫道:


我是Suming

我熱愛我生長的這塊土地

因為生長在此

我學會了唱歌、跳舞

跟隨著長輩的腳步和智慧

要成為一位阿美族的青年

要成為這塊土地的美麗

(阿美族人稱青年為【Kapah】,也就是【美麗】的意思)



我要把這樣的故事

化作一首首歌

分享給所有來過這塊土地的陌生朋友

聽著~聽著~

讓他們經過這裡的腳步變慢了一點

讓她們經過這裡的腳步變溫柔了一點

最後

輕輕的站在這裡

只要看見海、聽見風

就能輕易的拾起心中最深處的那片微笑

因為

我就是這樣熱愛這塊土地的



我正在做一件事

要成為這塊土地的一部分

我願把我所得的

奉獻給在這裡生長的弟弟、妹妹們

要在這變化快速、紛紛擾擾的世界中

繼續傳承我們文化的美

好讓他們將來也成為【Kapah】

七月六日我要為部落青年而唱

因為

我是這樣熱愛這塊土地的



  於是,七月六日,我在流浪珊瑚與這群可愛的人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雖然人不多,但也因此更貼近真正的都蘭,而重要媒介就是淑敏。都蘭的事等會兒再說,先談談這一位特別的音樂人。淑敏是圖騰樂團的主唱,本身也作詞作曲,而且題材跟風格很多元。在我對創作歌手的高標準裡,題材與風格多樣是很重要的。很多創作歌手都有「才華」,但不見得每一位都具備「視野」、都能「求變」。非常簡略地說,具備視野題材才會廣;能求變,風格才可以跳脫窠臼。「別在都蘭的土地上輕易地說你愛上我」,淑敏唱著浪漫慵懶的旋律,但其中蘊含的並非我們熟悉到不行的男歡女愛,而是對都蘭灣開發案的抗議(http://blog.yam.com/jiafan/article/13972859)。「你們」來到都蘭,「你們」說「愛上」都蘭,可是「你們」是真正的愛嗎?「你們」真的瞭解都蘭?「你們」真的在乎「都蘭」?如果不是,別在都蘭的土地上輕易地說你愛上我。或許你也察覺了這樣的不同!由於批判、關懷的意識,歌曲的格調境界因而提升。聽淑敏的其他創作,我同樣發現了這種引發共鳴的力量,個人非常喜歡,那天我們買了四張圖騰的CD。對淑敏有興趣的人,可以到專屬部落格逛逛(http://blog.pixnet.net/johnsuming)。網路上雖然有一些演唱的片段,但都比不上現場的感染力。所以,我很幸運。


  歌手與歌曲的故事暫告一段落,但都蘭的流浪還沒有結束。先來一段快樂的吧!在驅車前往都蘭遺址的路上,在後照鏡裡看見三位可愛的人,音樂聲中沒聽見他們的呼喊,只見熱切的視線與猛力揮舞的手。他們要去月光小棧,問我們可不可以載他們一程。原本目的地設定為「都蘭遺址」的我們,因而來到了藏身於山林間的月光小棧。那是林正盛「月光下我記得」的主要拍攝場景,木造屋舍、遠方海景、復古擺設以及橫跨窗櫺灑落地板的陽光、很自然地散發出悠閒、浪漫又帶點鬱靜的氣息。無可奈何地,在悶熱的夏日,連名字都清涼的月光小棧比荒煙漫草中的都蘭遺址更能抓住旅行者的心,我們隔日早晨再度造訪一直逗留到中午。旅行就是如此的奇妙,如果不是那三位高中老師的招手,我現在根本無法在此賣弄流浪經驗。這樣的隨性旅行,我總是非常幸運的。川西高原上遇見禿鷹是我鍾愛的例子,每次旅程的「晨間漫遊」更是最特別的體驗,因為那「不是安排」的;在金瓜石,一位在郵局前閒晃的失業返鄉者,帶領我們走了一般旅客不知道的路線,沿途更聽了許多在地觀點;在土耳其,無意間逛進了當地的夜市與雜貨店,沒有觀光區的市儈銅臭又能收穫滿載;在印度,若不是離開「安全的」MALL前進黃土街道,我沒辦法品嚐當地危險中帶點刺激的餐點,自然就少了可炫耀的話題。在川西雅江,若非飯後四處閒晃,就沒有機會參與當地人的歌舞...在伍胥海,如果不是道路中斷,我們也不可能體驗坐拖拉機上山的顛簸...唉...說著說著...好想...


  都蘭也有悲傷的故事,我所知道的這個與前述的開發案有點關連,更牽扯到上一次流浪記事中的一個人,2003年8月29日在都蘭灣消失的陳明才。最遙遠的距離、陳明才、都蘭、月光下我記得...原來,意識與實際的旅行會在某處串起超連結。陳明才生前致力於這塊海域的保育工作,我沒看過他寫的「天佑都蘭鼻」,但網路上引述陳明才寫著「活著沒能為它做點什麼,就葬身大海聊表敬意吧!」他不只是一位特別的藝術家,也是行動者。曾將把生命給了九二一災區,又把生命的最後三年給了都蘭。我無法確知那換得了什麼?只知道我不曾為某塊土地獻上生命的片段......原來,我只不過是穿越一塊又一塊土地的流浪者,甚至是,過客、遊客、觀光客、投資客......


  到了最後,回想這首歌「別在都蘭的土地上輕易地說你愛上我」,你能說這樣的批判不深刻嗎?對一個又一個「喜愛」的「景點」,我們其實是很「濫情」也很「薄情」的......這不只是都蘭的哀傷,每一個人、每一塊土地都希望受到關愛,但不該是輕易說出口的甜言蜜語......我的文字,不也是很輕易而沒有厚度的嗎?


  雜敘,我沒有預先設定結尾,所以不知道終點會在這裡。你可曾寫文章到心情低落,雖然是真實的抒發與記錄,但最終有些後悔嗎?我現在就是。

星期六, 7月 05, 2008

Missing



Missing(1):謎屍→詭謎的謎,屍體的屍。

Missing(2):迷失→迷亂的迷,失落的失。

Missing(3):弭思→消弭的弭,思念的思。

Missing(4):靡詩→華靡的靡,詩意的詩。

Missing(5):瀰私→瀰漫的瀰,自私的私。


  昨晚看了徐克的Missing,聯想出五種Missing的意涵,都跟這部電影相關,或許大家可以一起來詮釋。就徐克的構想與企圖來說,這是一部很特別的片子。壯闊海景、詭譎畫面與演員陣容是電影宣傳的重點,這一部份確實吸引不少目光,而且也不得不佩服徐克執著於海底拍攝的魄力。但就一部電影來說,Missing比較薄弱的是情節的編排與連貫。這個故事有些複雜,一本中長篇小說可以描述得完備而凸顯特色,但117分鐘的電影並不容易處理得精彩,這也是為什麼我看完之後覺得缺憾的地方。然而電影畢竟不是小說,小說也不是電影,他們各有自己的特色與不足。只不過在我心中有一個相對的高標準,心所期待,這個標準就會不知不覺地浮出海平面。但換個角度來說,這也是對作品的一種肯定吧?因為對功夫熊貓的評價標準又是另一套了......


  整體來說,徐克是非常有野心的,但或許想要加入太多元素與構想,反而超出了自己能揮灑自如的駕馭範圍。或許舉個不完全恰當的例子,他像是一位想要在文章裡傳達很多概念的作者,單看每一段落的文字修辭與內涵都有一定的水準,但段落連結與全篇章法則失之雜亂,無法讓1+1+1=3或1+1+1>3,只能說可惜。以一位老師的立場來說,尋求挑戰突破值得肯定,但做自己有把握的事也是常訓誡學生的話。兩者該怎麼拿捏?評價關鍵在何處?我覺得應該要看徐克自己原先的定位在哪裡吧!是尋求突破?還是穩當處理?我相信閱聽人回饋的訊息,對他的意義都會依此原則來評判。我們平日所下的決定,不也是如此嗎?沒辦法滿足所有的人,但是不是完成了自己原本的目標?怕得是,忙到頭全是一場空......這一點,徐克倒不用擔心,絕對不會是一場空,因為很多人喜歡看到追求突破的堅持。


  最後,單就視覺意象與氛圍的營造,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的。而且,在影像技術如此發達的電影產業中,堅持海下實景拍攝非常具有意義。一個漂亮的畫面,後製合成與實景拍攝,對在乎的人來說是差距很大的!或許更瞭解水下攝影的人,就知道那些設備的價格是「陸面」的好幾倍,所以我可以理解耗費鉅資換到的是什麼,但這也可能是一些人看不到錢花哪去的原因。這算是最後的補充吧!來不及結尾了,準備去台東啦!

星期五, 7月 04, 2008

雙輪舞



  這學期後段開始騎單車往返學校,暑假之後次數更頻繁了,目前已經取代籃球成為我最主要的熱量消耗活動。前天跟一群國小老師做完手工書之後(研習),我的暑假終於正式降臨,當天晚上就應明宗之邀到日月潭去走走。但原本的環潭規劃,因為某件生死一線的小意外,只有完成1/2,不過該曬的太陽、該爬的坡也沒差太多。不管任務是否達成,但雙輪舞的快樂是一樣的,尤其早晨日月潭的清風、遠山、曙光、湖水、林蔭,給人一整身清幽閒適的感覺,必須付出的代價則是大腿的一點痠痛!


  回到臺中休息幾小時,想不到晚上又待不住了!牽出單車上中科看夜景。目前的基本夜騎路線是:永安國小→福科路(上坡)→東大路(這一部分算平路,可以緩衝一下)→科園路(這部分是比較艱辛的上坡)→科園三路交叉口;接著回頭沿科園路下行,這一段就非常經典了,因為彎道的外側就是台中市的夜景,等於輕鬆愉快的下坡加上視覺的享受,不過得要注意控制速度,否則很容易深切體驗柏油路面的摩擦力。到東大路口,右轉直行再接西屯路之後一路滑行回家。昨天嘗試走科園路到底看看是否有新發現,結果盡頭是中科廠區之間的一個小公園,人挺少的。


  夜騎的這一段路,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到許多單車同好,已經慢慢變成大家喜愛的自行車路線,每次騎到科園三路觀景彎道,就可以看到休息談天分享經驗的車友,點點頭打個招呼,那種感覺很不錯!然而越來越多人也會騎車、開車到這邊,心中有一種奇異的感覺,希望這個地點不要太多人知道。因為擔心人越來越多,攤販跟著來,大家輕易地來這吃吃喝喝看夜景,隨手扔的垃圾就多,更別提騎著機車呼嘯、喧鬧而過的整群「年輕人」。幽靜的地方一旦「熱鬧」了起來,原本的氣氛也就死掉了。


  退一步想,既然這是一個很棒的自行車路線,大家一同來享受當然是最棒的。不過如果哪天真有攤販出現在這個區域,我希望車友們不要貪圖口腹之便而在此消費。或許有人說,攤販也要過生活啊!有需要就有供給...何必這樣?但我在乎的是「美麗資源」的過度消費,有多少地點因為這樣的短視心態而邁向衰亡?或許這樣一個小地方對你沒什麼了不起,但同樣的劇本不斷上演不是在在凸顯我們的愚昧?話說到此,我只希望自己不要一語成讖......


  好吧!原本主題是快樂的雙輪舞,回歸一些光明的語句吧!希望未來台灣有更多可以與自然共舞的場地!

星期三, 7月 02, 2008

車行六年




  今晚,騎單車沿著科園路上山,享受著涼風、夜景、汗水與呼吸。陪著我的,是2002年1月1日迎娶回家的小黃,想不到已經陪我六年了。照片裡是研究所時期的台北住所,在牽回新車的那天拍下這張影像。當年閃亮亮的新車,終究難逃歲月的鏽蝕,如今顯得有些黯淡疲態。縱使依舊能夠帶我馳騁街道,但不時發出的聲響有如老人家動作時的氣音,令人不勝欷噓。或許她需要好好「調理」一下吧!



  自從分期環島的計畫擱置後,她確實被我冷落了好一陣子,直到最近才又被我從冷宮中喚回。上課騎、假日騎、心情好的時候騎、鬱悶的時候也騎。她帶來的,不只是體力的消耗,也是心情的抒發。如果說科技發展讓人遠離自然,那麼單車算是其中的一個平衡點吧!她讓你享受些許的便利,但又要求你付出一定的體力及心跳。在六十石山的暗夜卑微地摸黑牽車,在南迴公路的上上下下之中,才知道自己的能耐不如想像中那樣瀟灑。當汗水滴在地上,當極限逼近意志,人們才懂得謙卑與尊敬。在此同時,我們履行著人與自然間踏實無邪的交易,得到的是無形的滿足。



  當然,這樣的感受因人而異。對我,單車已經成為生命中的一種「點綴」,可有可無。有,念著她的好;無,生活日子一樣地過。對每日大包小包騎單車上學的孩子們,或許那樣的快樂還在很久以後吧!

星期二, 7月 01, 2008

剪髮

要求你們剪短頭髮

有實質的考量

也有象徵的意涵



在我們的學生年代

聯考前剪短頭髮是一種宣示!

宣示自己下定決心暫時拋下塵務俗念

全心投注於課業學習

你會懷疑有多少幫助?

我告訴你

心理層面的影響其實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而實質上呢?

省去吹頭髮、抓造型、時時刻刻注意的時間與心思

減少多少次上課分心的干擾

天氣熱

下課沖沖頭、甩一甩繼續奮鬥

你們大概永遠都無法享受這種單純的率性

因為你們始終無法下定決心

不願意嘗試的人只能永遠畏懼

就連嘗試一次都不敢



而且同學一起剪

有一種相互激勵的效果

那會營造一種非常奇妙的氣氛

這也是一些球隊為了提振戰績與士氣

會全隊剪短頭髮象徵振作!

如今

這種情況在班上是不可能出現了!

只要你們念念不忘這些表象

暑期輔導開始力圖振作的象徵儀式等於破局

當然

你們也失去感受這種團隊氣氛的機會



依舊是老問題

你們想的還是自己

想的還是眼前

想的還是表面



說到底

我前二年管了多少你們的頭髮?

在國三這樣關鍵的時刻

我的善意管制只換得這些回應

是的

你們不懂我在乎的是什麼!

追根究底

不是為了你們嗎?

你們還在想這些...在乎這些...

說殘酷點

你們在心態上一點都沒有準備好面對挑戰

從期末是這樣

大概未來也是如此吧...



反正

這陣子

很多事已經讓我不想再做吃力不討好的事了!

不懂我的用心良苦

你們自己的未來自己承擔...



這件事隨便你們

如果你們自以為得到勝利...

那我也只能充滿惋惜地為你們拍拍手...

希望未來

還有人願意為你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