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月 30, 2013

雨落

悶了一晚,終於下雨了。它們,從高處,擁抱著集體墜落。

星期一, 4月 29, 2013

表層

http://billy3321.blogspot.tw/2013/04/blog-post.html

從高鐵延誤看被輕視的專業/雨蒼



個人雜想:



「深度」或「厚度」的不足,是臺灣的致命傷。別說是教育的問題,社會各個層面難道不是如此?議題停在表層,熱熱鬧鬧、鑼鼓喧天,但船過水無痕。問題癥結沒發現,狀況沒改變,但人們已隨波逐流到另一個議題去了......



社會上看似很開放地討論所謂「公平正義」,但爆料就一定是正義嗎?別人有的,我也該有,這就是公平嗎?所謂「大我」只能在「小我」不受損害的情況下才被認同,這是應該有的群體價值嗎?



今日讀到另一篇思考我們如何看到「他者」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kunhan.li.7/posts/595352763816685



我們的教育學教科書裡,老掉牙的認知、情意、技能......頭頭是道。但對於「人」、「人與人」這種切身問題,對他人的尊重,似乎沒有教出該有的「厚度」。但也不容易,因為整個社會並不在意,又有多少家長看重這些?嘗試討論這些,說不定還被認為這些既得利益者又在不務正業......



輕鬆停在表面,大多數人都不費力,但這真的會害了臺灣教育。少數堅持原則的人,力挽狂瀾超困難,成為箭靶倒是很容易。服務學習立意良善、依校規獎懲有理,然而一旦執行面失守,立即氾濫成災,一切淪為表面的數字遊戲,什麼理想初衷都變調了。某些政策失敗,確實有人該負責,然而人們很少會想到自己有可能是「幫兇」。



很新鮮的例子:家長因為十二年國教而擔心地問:「聽說XX學校記功嘉獎很容易,你們學校很嚴格喔......」狀況不明很難比較,因此也很難回應。



我只是想,我們都期望好的品質,那是不是,就該尊重讓「好品質」產生的作法?這些作法當然也應該接受專業監督。但!絕對不要只是要求「對自己好」的作法。



把事情,從表面想到裡面,從自己身上,想到別人身上,再回到自己身上。

星期一, 4月 15, 2013

為何「心想」就得要「事成」?

  擔任學校行政工作,接觸很多「心懷夢想」的學生,發現年輕人有夢雖美,但卻鮮少有人具備實踐夢想的「魄力」,以及衡估局勢、判斷是非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