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月 20, 2004

選後

  本以為320過去,選舉的紛紛擾擾就可以告一段落,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知道選舉的爭議還要延燒多久。對於台灣的「選舉狂熱」,我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從昨晚心情就一直悶悶的,這些台面上的人物,令人失望,尤其腦中想的大多是各種「選舉考量」、「政治前途」,而不是真正能夠造福國家社稷的遠見。政治人物?政客?何時台灣才能有「政治家」呢?



  台灣的人民們,每到選舉就被政客們操弄於掌心,分裂成涇渭分明的「選戰部隊」,奉上級命令赴湯蹈火、出生入死。台灣的傷痕在族群問題,儘管撫平傷痕的訴求不斷地被提起,活動不斷地辦,但弔詭的是:「族群問題」也是勝選之門的鑰匙,每次選舉一到,就看著候選人高舉此神聖之鑰,呼風喚雨,讓這道慢慢癒合的傷口,再度被撕裂。痛嗎?當然!台灣人民就在這種「痛」、「恨」中,帶著不斷被「重塑」的集體記憶,不斷地在勝敗悲喜中「輪迴」。台灣民主嗎?是的!是嗎?不是!追求民主是長遠的歷程,持續地進展是我們的驕傲。但不能認為有某些事件作為「里程碑」,就代表我們「升級」了?那不斷地創造「里程碑」,就可以推動民主?這是荒謬的推論,但也是普遍的迷思。形式與實質必須搭配,這也是我們每一個選民必須瞭解的。但台灣太急了,人民太急了,急著揠苗助長,想要證明自己的聰明與智慧,但崇尚民主的同時,卻更相信自己偏執的意識型態。



  煩!走回營區,冷冷清清的。稍微整理一下行李,就到附近吃碗麵,然後到政大校園走走。空中飄著細雨,更貼切地形容,像是緩緩飄盪的霧。向著路燈,就可以看到小小的水珠往臉上飄來。校園裡雖然人不多,但仍能感受青春的氣息。操場上的情侶、走廊的吉他聲、一群人正在練舞…這些記憶,好像離我好遠了。繞著操場走,走著走著,決定跑幾圈,斷斷續續地跑,也流了不少汗。累,在這樣的夜裡卻是一種舒暢。慢慢晃回營區,正巧碰到處長,就閒聊了幾句,能跟少將聊天討論,這是我入伍時從沒想過的,人生的際遇也真是奇妙啊!回到寢室,一個人,把明天要報告的PowerPoint稍做設計。明天的報告會怎樣?所寫的內容,大家會看嗎?我所講的?大家能聽懂嗎?我覺得自己寫的還可以,但經驗告訴我,有這種感覺時,通常會有相反的結果。唉~矛盾的心情,明天就知道結果了!

星期四, 3月 18, 2004

關於軍事教育的一些想法

一、軍事高等教育的定位

將成立的軍官大學與軍事專業研究學院,都屬於高等教育的層級,但由於兩所院校涉及軍事人才的培育,其辦學方向與一般民間大學有本質上的差異,不能一概而論。以下就幾個切入點,試著思考軍事高等教育的定位(受限所學,以下討論多以軍官大學為主):



(一) 教育理念

1.大量製造人才vs.限量打造將才

報到的第一天,就對牆上的兩句話印象深刻:「別人大量製造人才,我們限量打造將才」,這的確是有力的宣傳語,也是深切的自我期許。對於這兩句話,我試著理解如下:



「大量vs.限量」是第一個強烈的對比,這突顯出軍官大學的特色與自我定位,當一般大學錄取率衝破百分之八十,並節節高漲之際,軍官大學配合精進案,如何強調「量適質精」的訴求,並以實際表現來證實這個明顯的優勢?「限量」隱含的是:投注許多資源於學生身上,所以限量;以嚴格標準要求學生、篩選學生,所以限量;畢業生能夠獨當一面、以一擋百,所以限量。「限量」的訴求,不只是一種口號,在實踐上也要徹底堅持,例如設定招生標準、紮實教學、適切評鑑、嚴格淘汰,這些作為不僅強化社會的正面期待,也加強學生本身的自信與使命感。



第二個對比是「人才vs.將才」,好的大學能夠培育人才,人才是社會中的中堅份子,肩負起專業角色。但軍官大學期許的畢業生,則是「將才」,所稱的「將才」應該具有哪些特質?具有宏觀的視野,能夠綜觀變動時局,採取因應策略,無論個人負責或團體合作,都能有優異的表現。在畢業之後,能持續不斷地學習…以上僅列舉一些個人意見,這些「將才」的特質,即是我們應該思考的「軍官核心能力」,依此進一步設計課程、規劃教育活動。



2.因材施教的理想與落實

近年來國內高等教育的辦學逐漸受到「市場」概念影響,某程度上重視市場需求、顧客導向。利用簡單的比喻來說明,若以就業市場對比於大學,類似顧客與生產者,學生則是產品。那麼對於人才的培育,要培育「大量單一人才應付單純需求」、「多樣人才應付多元需求」還是「限量精緻人才應付變動需求」?另一方面,學生與大學之間,也存在著類似的關係,學生是顧客,大學則是教育提供者,大學也必須思考,要以「大量單一教育應付單純需求」、「多樣教育應付多元需求」或者「限量精緻教育以應付變動需求」?



上述的舉例不盡完善,但重點在於軍官大學該如何掌握自己的定位?軍隊需求導向?還是學生需求導向?兩者如何平衡?各個階段的教育工作者,無不希望落實「因材施教」的理念。但「因材施教」的實踐程度,則必須依照教育情境而有所不同。民間大學的某些措施固然深具教育意涵,例如強調學生的選擇,隨就業市場需要而立即調整辦學方向…然而軍官大學負有培育初級軍官的特殊任務,以軍隊需求為優先考量,相較之下不能像民間大學那樣「開放」,而需要某程度的「管制」。簡言之,制度的模仿或引介,都必須深入地思考背後的相關因素與形成脈絡,民間大學適合的,並不見得適用於軍官大學。



3.為用而育的思考

軍校課程長久以來強調「為用而訓」的原則,但有學者指出:過度注重技術層面的「用」與「訓」,致使課程內容龐雜而少多元整合,重實務而疏學理。「為用而育」的新觀念就是針對這個盲點,重新思考「育」、「用」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從「用人」來思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要具備哪些知識與能力?而這些考量必須是前瞻的,而不是短視的。我們需要的是「送公文的人」?還是能「設計網路公文系統的人才」?前者能應付立即需求,屬技能性的「小用」,但後者則可以開展未來,這是「大用」。這種「用人」的思維,直接影響「教」的方向與內容。



從「教育」的思維出發,所培育的人應該有思考能力,可以適應環境,懂得團體合作,能積極發揮所學。教育給的是一種「帶得走的能力」、「能轉化昇華的知識」,教育過程中不應該受限於「限XX專用」、「嚴禁XX下使用」的僵化思維。教育的成果,也連帶影響「用」的彈性與靈活度。「育」與「用」必須緊密結合,而且可以互相影響、提升。好的用人方式,影響教育的方向與內容;好的教育成果,使用人才運用的效益倍增。



整體而言,教育成效的顯現較緩慢,具有時間落後性,而軍隊的需求也是變動的,因此各項思考都必須「前瞻視野,預判局勢」,不僅辦學如此,各軍種考量「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也都必須深謀遠慮。另一方面,辦學不能只單向思考「我要什麼」,也要思考「學生要什麼」。招收高素質的學生,是每一所學校的願望。軍官大學招收高素質的學生,培養高素質的軍官,對軍隊的影響更是重大。當我們思考如何投資在軍事教育上,其實選擇軍官大學的學生也在進行自己的教育投資。我們顧及軍隊需求時,也應該兼顧學生本身的需求。受肯定、受重視、覺得學習有意義的學生,越能發揮潛力。



(二) 核心與願景

哪些是核心?核心目標、核心價值、核心需求、核心能力、核心知識…這些都會影響辦學方向、課程規劃、生活輔導等等實踐面向。例如新成立的兩所院校,「要」與一般高等教育有何不同?如何強化自身的獨特性?如果差異化、集中化、成本化是我們的核心價值,那麼「軍官人格養成教育」、「大學學年教育」、「教育資源運用與行政流程」就是我們的規劃重點。掌握核心,積極落實,時時檢討,在任何一個階段都是相當重要的。



在規劃上,這些「核心」議題,除了考量、協調各方意見,更重要的是在凝聚共識後,能要「明確宣示、貫徹執行」,不僅教職員清楚,學生也要明瞭,甚至社會大眾都能知悉。西點的「責任、榮譽、國家」雖然簡單,但這響亮的幾個字可以激起多少人的共鳴與認同!他們的核心價值深入人心,表現於外,甚至是校內的「法律」。規劃的核心,就是辦學的核心,也就是每一位畢業生的核心。



二、軍官大學的課程設計

(一)概念討論

以下針對幾個概念加以說明釐清,主要先從基本面出發,再進一步討論實踐面的問題。需強調的是,幾種觀點或制度並無是非高下之分,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夠瞭解其立論基礎與目的。對它們有充分認識時,才能因應情境予以運用,而不是囫圇吞棗、照單全收。就像玩積木一樣,知道如何拆解,才能發現重新組裝的可能性。



大學法修正草案第三十八條:「大學得設跨系、所、院之學分學程或學位學程」。在條文說明部分提到「大學得以學系、研究所或學院為教學研究之基本單位」。以下針對上述條文所提到概念,以及幾個容易混淆的名詞,試著加以分析、釐清。



1.「課程、學程」

「課程」(curriculum)此一名詞,因為討論層面不同,其定義也有差異,多達數十種,在此不一一詳述,僅用最簡易的理解方式,課程可視為在某段時間內,為達成特定目的,針對某些知識或技能,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一般人想到的課程,可能比較像是「學科」、「科目」例如大學生所修習的「教育心理學」、「中國文學史」、「基礎統計學」等等。



學程(program)則是一個群組的課程,包含一套完整而有系統的專業教程。在學程之中,各個課程是相互連結的,受到學程設計目的指導。基於上述,其實「學程」並不是陌生的概念,現行規定的「本系學分」、「輔系學分」、「雙主修學分」、「教育學分」等等,都可以算是一種學程,只是規模有所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提到「學程」時,通常涉及「較為精簡」的意涵,其學分數從二十至四十不等。學生在修習完一個學程之後,就獲得某些知識或技能,可頒發相關證書,因此不必如傳統的學位制度,需要修完一百多個規定的學分,以獲取學位或畢業證書。例如教育學系畢業需128個學分,而中等教育學程只需26個學分。修畢中等教育學程,代表具備作為教師的基本的教育知能。



學程的設計可由數個學系合作,亦可由單一學系提供,理論上並沒有一定規範。但各校在制訂學生相關辦法時,則因設置目的不同而有所限制。例如中山大學的「整合學程」規定至少需二個不同學院之教學單位參與。除此之外,亦有以同學院不同學系、單一學系為設計單位的形式。跨學系、跨領域的學程,主要希望藉此達成選課彈性、科際整合等目的,避免學生的選課與發展受限於「學系課程」而過於窄化。同學系開設的學程,則是提供學生專業分化上的選擇,例如同學系的「分組」,就課程部分,其實也是一種學程。



「學程」的外貌有很多種,但掌握其基本形式與設計目的,才不至於眼花撩亂而胡亂仿效。掌握學程的概念,可以使課程規劃更為彈性、多元。軍官大學的課程涉及「軍種」、「系所」、「官科」、「師資」等問題,學程概念的運用將有助於課程的規劃與落實。



2.「學系、學院」

「法律系的學生」這種說法在我們耳中,是再熟悉也不過的。但有部分學者提出「教師屬學系,學生屬學院」的觀點。認為學院裡的各「學系」,應該純然是學者專家的單位,負責教學與研究,而學系或學院開設各種「學程」供學生修習。這樣的課程形式在國外相當普遍,其學生歸屬學院(college/school),在學院中(而非在學系)修習學程,學生進入專業領域,方歸屬學系(faculty)。以西點軍校為例,該校共有十三個學系,開設二十一個主修課程(optional majors)及二十四個研究領域(fields of study)中,學生在三、四年級時,可按照興趣選擇自己的修習方向。



回顧國內的大學教育,學生一入學就歸屬於某學系,照該系的規劃修課學習,若發現所學課程不適合自己,則必須尋途徑「轉系」。部分學者認為這種方式並不恰當,違背了延緩分化的理念,容易造成學習的窄化與僵化。從此觀點出發,學生歸屬於學系,等於在學生尚未清楚自己方向時,限制了他們的發展。目前學生與學系的關係仍是相當緊密的,但大一大二延緩分化的方向,則逐漸受到重視。



不同的運作模式互有利弊,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程,這種模式是否符合軍官大學的人才培育方式?這些問題容後討論。但至少我們要有此認知:「學院」、「學系」與「學程」、「學生」四個元素,並沒有必然的組合關連,我們可重新思考怎樣的安排,能夠滿足軍官大學的特殊需求。



3.「核心課程、通識課程、核心通識課程」

所謂「核心」,照字面上解釋,就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核心課程,簡單地解釋,就是最根本、最重要,不可缺少的課程。這些課程常被定位「必修」,或者規定選修的學分數,以確保學生都能修習這些核心課程,獲得重要而根本的知識、技能或涵養。例如強調生命教育的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可能就是該校的核心課程;強調資訊素養的學系,其核心課程可能就包含資訊相關課程。核心的概念可能出現在學校、系所、學程、課程等各個層級。



「通識課程」或「通識教育」的起源甚早,在國內則是近年來才成為高等教育的焦點。儘管各派學者對「通識」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基本上,可將通識教育視為「全人教育」,基於此設計或規範通識課程。為了避免學生的學習過於窄化,注重專業性卻輕忽其他層面(例如理工組學生沒有人文素養、文史組學生不瞭解生活科技),各大學都相當重視通識教育(課程)的推動。由此可知,通識教育以「全人」為出發點,希望大學生除了學有專精,還要兼顧與「人」相關的各種知識、情意、技能。

承上述,何謂「核心通識課程」自然就不難理解。即是在通識課程中,被認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課程,這些課程可列為通識課程中的「必修」,其他一般通識課程,則可以配合相關規定,設為選修。因此「通識課程」就是「核心課程」?嚴格來說,在意義上是不盡相同的。我們應該掌握各自的基本意涵,衡量適用情境,才能夠正確的理解、運用。



(二)國外軍校的課程設計

限於時間與能力,以下僅舉美國西點軍校(陸軍)與日本防衛大學(三軍)為例,簡略地說明他們的整體課程規劃。



1.西點軍校

西點軍校的資料中,明確指出其課程規劃目標,並詳細地列出「二十一世紀軍官應具備的能力」,依此發展相對應的學習模式。而對於「能力」的描述,並不是流於「技術性」,而是一種可靈活運用的能力。例如西點認為要培養二十一世紀的軍官,必須兼顧幾個面向:數學、科學與科技、工程思維過程、文化觀點、歷史觀點、瞭解人類行為、溝通、道德自覺、持續的教育發展、創造力。對於這些面向,都能提出理論基礎、行為目標、課程結構、課程過程、課程內容,以建構出他們的整體課程。



西點軍校的「核心課程」包含十五個理工學分、十六個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分,外加四個學分的軍事科學(密集)及四個學分的體育課程(8個學期),以上是所有學生必修的共同課程,也是西點所謂的核心課程。

學生在一、二年級是共同必修,三年級之後的課程設計,核心課程逐次減少,選修增加。依照自己的興趣及研究專長,學生可選擇「主修」或「研究領域」,這些學程由各學系開設,基本上學生可自由選擇。無論選擇何種「主修」或「研究領域」,學生畢業都是取得「理學士」證書。西點的課程特色在於明確的核心課程,與多樣化的選修學程,而且很清楚他們要的是什麼。



2.日本防衛大學

日本防衛大學是軍種合一的學校,兼負大學教育。第一學年與第二學年大都為共同必修課目,學生於第一學年結束時按個人興趣、性向與體能條件來選擇軍種。第二學年學生開始選系,且第二學年以後的課程依照各軍種,修課時數(學分)有不同的規定,例如土木工程學程,陸軍學生修30學分,海軍學生修0學分,空軍學生修3學分;航空工程學程,陸軍學生修12學分,海軍學生修15學分,空軍學生修35學分。學生修習課程按各軍種之特性與需求,而有比重之不同。



該校學系分為「科學與工程」與「人文與社會科學」兩大類,無論何系的學生都需修共同必修課程24學分、體育4學分、國防科學23學分、英語10學分及外語4學分(外語需在法、德、俄、中、韓語中選一)。在高年級時,「科學與工程」類的學生修讀「主修基本課程」27學分,「主修課程」57學分。「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生修讀「主修基本課程」18學分,「主修課程」66學分。所有學生畢業前都需修滿151以上的學分。



所有學生一年級時所受的軍事訓練課程是一樣的,一年級結束時學生選軍種,陸軍300員、海軍100員、空軍130員。學生每年有六週之軍事訓練課程(寒暑訓),此外學年教育每週有二小時之野戰基本訓練。軍事訓練及體育課程總時數共1,005小時。第二至第四學年,學生依各軍種之軍事訓練需要,接受不同之軍事訓練,如海軍學生至海軍基地受航海訓,空軍學生至空軍基地受飛行訓。第五年各軍種學生則接受完整一年之兵科軍事訓練。



日本防衛大學對於「軍種」的處理方式,值得我們注意。另一方面,在防衛大學裡,軍事訓練課程盡量減少,而以大學教育為主,因為學生畢業後,尚須赴各軍種之「軍官候補學校」,接受一年的軍事訓練。我國軍官大學與各軍種兵科學校之間,必須協調時間配置與學習內容的,才有助於雙方教育計畫的實施。

(三)軍官大學課程設計的考量因素

參考國外軍校,回顧國內的情形,試著找出影響課程設計的幾個因素,以使規劃時能有較周全的考量。



1.軍種

軍種需求,一直是軍官大學課程設計的考量重點之一。學生如何分軍種?各軍種的人數分配?軍種選擇機制?軍種分流的「時間點」,將影響整體課程的規劃。在內容的部分,課程設計如何因應各軍種需求?與軍種相關的課程,要何時進行?如何進行?師資方面是否能配合軍種需求進行教學?



2.官科

學生如何分官科?各官科的人數分配?選擇機制?「時間點」將影響課程的規劃。此外,學生修哪種學術學程,影不影響官科?若學術學程與官科有密切關連,那麼是否依照各官科「需求數量」來管制各學術學程人數?要如何管制?與官科相關的軍事課程,在四年中必須完成?還是像日本防衛大學一樣,主要由兵科學校負責?時間有限,必須掌握適度的課程密度,否則會過於壓縮。



3.學位、證書

學位或證書的發放,由那個層級審定?這個問題涉及到「開課單位」,若課程主要由學系開設,那麼認證就以學系為主。如果課程開設是跨學系的,那就要由更高一級的單位認證。而課程的種類越多,涉及的開課單位越廣,各種規定相形更加複雜。如前面討論到的「學系」與「學院」議題,與整體課程規劃其實有密切關連。



4.師資

系所調併後,參酌軍隊需求與未來發展,是否有方向上的調整?師資是否能夠配合課程規劃的設計?在教師去留之間,是否考慮到未來課程的規劃?有什麼師資開什麼課?還是開什麼課,要什麼師資?是否有新聘教師的空間?而不同系所的師生比,是否考慮特別需求?總而言之,師資與課程的關連是緊密的,缺一不可。



5.學生

辦學的核心問題:「要培養怎麼樣的學生?」、「學生希望接受怎樣的教育?」軍官大學畢業生是軍隊與社會的生力軍,實際發揮所學,因此相關的需求評估是非常重要的。學校必須建立一套動態的回饋系統,加強理論與實務的交流,使課程能靈活修改。

事實上,影響課程設計的因素不只這些,這五點僅是軍官大學所面臨的特殊因素。為了有更全面的觀點,試著藉由下圖表示「課程設計模式與影響因素」,雖然不夠周延,但可以提供我們從不同面向來思考課程問題。先考慮單一面向,再加入其他面向,就可以發現課程的「模樣」一直在改變,這種思索就是課程規劃的開始。



(四)可能的規劃方式

上述的這些問號,都是在課程規劃時,應該考慮的關鍵,縱使沒有最佳解答,也要試著找出合理而可行的處理方式。對於未來軍官大學的課程規劃,以下提出粗略的初步構想,先處理「課程種類」的問題,至於「時間」的長短與劃分,則可以視情況調整。在課程的整體考量上,軍官大學的課程應該包含幾個部分:一般通識教育的部分(與民間大學相同)、領導特質培養的部分(軍官養成教育)、一般學術課程部分(學年教育)以及軍隊、軍種需求部分。



目前而言,若以「軍事通識課程」來涵蓋「軍種需求」的部分,也就是海軍必須上「海戰史」這門課,可能會與「通識」的概念有所差異。若以「通識」的本意而言,反倒是鼓勵陸軍、空軍修習海軍的相關課程,以求均衡的瞭解,而不是要求海軍上海軍的課程。因此名稱可再討論。以下仍沿用「軍事通識課程」。



課程的基本架構分為:「通識課程」、「軍事通識課程」、「專業課程」與「軍事專業課程」。整體採取「延緩分流」,「逐漸加深」的規劃方式。



大一大二不分系,修習「通識課程」及「軍事通識課程」,以必修為主。內容包括所有學生應修習的一般課程與軍事課程,類似共同必修的概念。第一學年結束,依興趣、性向、體能狀況與相關規定分配軍種(抽籤或甄選)。有特殊體格要求者,例如飛行軍官,則以同軍種倍數錄取,逐年檢核篩選。即先取大數,再層層篩選。



二年級開始,「通識課程」與「軍事通識課程」加入選修的部分,但選修範圍可有規範。例如規定「外國語文」項目必修4學分,但設計五種課程供學生選修。軍事通識課程可依「軍種」來規範修課方向,例如「軍種沿革」項目必修4學分,但有「陸軍」、「海軍」及「空軍」三種課程供學生選修。

二年級上學期結束前,學生透過甄選選擇專業課程(學術學程),各學系可訂定相關的標準,並依照供需預判來限定名額。二下開始以專業課程為主,「通識與軍事通識」節數遞減。在專業課程中,依照設計邏輯,包含必修、必選、選修等等。在專業課程的部分,基本上以學術為主。在選修中,可配合軍種需求來開設,但應屬共通性的學術選修,而非針對軍種。例如三軍種都需要「採購法人才」,則可建議開設「採購法」供選修。



隨著基礎專業知能的培養,大四時配合軍種、官科,再加強「軍事專業課程」,引導學生從學術專業進入到軍事專業。課程以學程的形式提供,類似於「專精」(電機系+電機)或「副修」(新聞系+心理)。至於學術專業領域與軍事專業領域的搭配,可做合理的規定。此外,軍事專業課程的規劃,必須考慮與兵科學校課程的連結。



在軍事技能部分,除學年內固定時數的基本教練外,在寒暑假實施軍事訓練。一、二年級不分軍種實施基本軍事訓練,三、四年級則根據軍種接受不同的軍事訓練,或者至相關單位「見習」、「實習」,讓學生開始接觸軍種文化與部隊傳統。此時也可加入官科介紹,輔導學生瞭解自己未來的職務,以選擇相應的軍事專業課程。在生活管理方面,採同年級編隊,由高年級擔任實習幹部,並有專人針對軍種、官科、選課方式加以輔導。至高年級時,可逐步依軍種劃分班、排,舉辦活動或參訪,有助於軍種認同,傳承軍種特色。



以上僅是課程概觀,但實際運作上,則尚有許多重要議題需考慮。首先在「課程開設單位」方面,「領導特質教學中心」負責「通識課程」與「軍事通識課程」二部分,其內部必須有妥善的分工,否則難以支應「通識」與「軍事通識」兩種類型的課程。或者分設兩個專責中心,使業務單純化,定位也比較明確。



其次,專業課程由學系開設?或者跨學系開設?基本上建議「學系開設專業課程」,較符合軍官大學的現況與需求。因為在系所調併之初,掌握本系的發展方向是首先要務,學系間統整並合開學程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並非一蹴可幾。承上述,學系可規定專業課程的學分與類別,例如「領域必修」、「基礎必修」、「專業必選修」各須多少學分,甚至搭配學術分組的方式,使學生能更加專精。這一部份的「學年教育」,是我們強調「民間大學有的,軍官大學要更好」的主要核心,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儘早開會決定學系的方向、課程配置方式、能夠開設的課程,能運用的師資。

在軍事專業課程方面,可由學院層級統合,結合軍種需求,開設與軍事專業有關的整合性學程,協調各系教師開課。若實施上有困難,則以學系為開設單位,在學術的基礎上加深軍事專業,結合學術理論與軍事實務,開展視野,激發潛能,進一步能回饋軍事發展。這是一般民間大學無法提供的特殊資源與發展空間。



除了開課單位,課程的選修方式也需要討論。前面曾討論「學程」的基本概念,現在需要用這個概念來理解、分析。以軍事專業課程為例,若學院開設A、B、C三種學程,則修習規定可以是:



方案一:

甲學系→可選擇A、B、C三種軍事專業課程

乙學系→可選擇B、C三種軍事專業課程

丙學系→可選擇A、C三種軍事專業課程



在A、B、C三種學程中,再以必修、選修方式來配合軍種需求。

或者

學院開設三種重要的軍事專業課程,依軍種需求有不同規定。



方案二:

陸軍修A學程10學分、修B學程2學分、修C學程20學分→α學程

海軍修A學程2學分、修B學程20學分、修C學程10學分→β學程

空軍修A學程24學分、修B學程0學分、修C學程8學分 →γ學程



由上可知,課程的安排以很多種形式,如果能瞭解「學程中有學程」的概念,就可以比較清晰的掌握,靈活的運用。就我自己的構想,方案一可能較適合軍事專業課程,方案二則可用於專業課程。但並非一定,如最前面所說的:「如何組合」並沒有固定答案,重要的是,不要失去了基本精神。因此細部規定要學院、學系、教師、行政人員一同討論,才更貼近實際的需求。



也許在課程規劃與設計上很複雜,但是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必須是很簡單很清楚的修課方式。就像去自助餐吃飯,餐盤有一大五小共六個格子,學生依自己喜好選菜,但不需要瞭解所有的菜是誰買的、誰切的、誰煮的、菜單如何開設。他只要照規定,挑一樣自己喜歡的主菜,選五樣配菜。而「學位學程」的概念,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就是這個餐盤,過去是套餐,選什麼系就固定吃什麼菜;現在則是「自助餐」,可以挑自己喜歡的組合。



當學生進餐廳,拿餐盤,就可以依序選菜。但必須照規定:每一種類型選一樣菜。主菜+配菜甲+配菜乙+配菜丙=一份餐。假設拿這份餐到櫃臺算帳(檢核學分),就能換到一張「收據」(學位證書)。再細部來看,「學院」(中心)的角色是什麼?可以比擬為「廚師」,因為他把各種材料匯集,照規定煮成一道菜。而「材料」就是「課程」,可能重複出現在不同學程中,例如配菜1、配菜3、配菜7可能都用到同一樣材料。那麼「教師」是什麼?教師可以比作「廠商」,教師(廠商)甲可提供三種課程(材料);教師(廠商乙)可以提供四種課程(材料)。那麼「學系」呢?學系就像「賣場」,賣蔬菜水果的廠商,集中在「蔬果賣場」,賣牛肉豬肉的廠商匯聚在「肉類賣場」。



過去的情形比較像是「賣場獨尊」,從廚師、廠商、材料全包了,選了系,學生只能照系的意思吃飯:全部吃葷、全部吃素、全部吃水果,造成學生營養不均衡,而且沒有選擇的權利。現在則要讓「廚師」主導,設計多樣化且配置得當的菜單,聯絡賣場、廠商,採購材料。讓學生在營養均衡的前提下,依照自己喜好選擇菜色。有沒有折衷方案?也有。某些改革是從「賣場」(學系)本身做起,重新思考自己的經營策略,與其他賣場組成聯盟,提供均衡的組合。



比擬只是為了容易瞭解,不一定可以完全切合實際狀況。就我的個人想法,學程制的課程規劃就像菜單設計,這需要周延的考量,而且不能全然理念式地「閉門造車」,必須顧慮經濟與現實因素。因此推動學程制的課程,真正的關鍵在於「學院」、「學系」與「教師」的配合與支援,因此彼此的定位必須盡早釐清。理念,可以先向各單位說明解釋;但實際課程規劃,需仰賴相關人員的參與。我一再提到此觀點,並不是避重就輕,而是因為這樣所匯聚的成果,才是切合、可行的方案。100分的規劃,比不上90分的實踐;軍校菜單上的「滿漢全席」,比不上一桌營養豐富的家常菜。



由於選課規定複雜,應設輔導與核管機制,掌握學生的修課狀況。此外,課程涉及各軍種需求,在學院層級可設軍種小組,或者在相關的學程委員會中,搭配軍種代表,對課程進行建議與調整。另一方面,無論新課程如何規劃,要先考慮九十六年「實施」的問題。由於尚未瞭解各校的情況,暫時建議採逐年進行。雖然短期內課程會比較混亂,但學生能接受較完整一貫的教育。如果能夠提早將課程規劃確定,則籌備期間就可告知六校將課程稍作調整,或者建立學分抵免的規則,那麼九十六年一次到位能將課程的變動減至最低,也不至於影響學位證書的發放。



三、對軍官大學的幾點討論

(一)文化(學校認同、軍種文化、潛在課程)

軍官大學的成立並非「互補性」的調併,而是重疊系所的調併,系所的方向與文化必然面臨轉變與衝擊。六校調併又涉及傳統、文化、認同等等因素,不可不謹慎為之。不同文化的匯集,固然有融合成新文化的可能性,但也要注意文化間的衝突與壓迫。因此軍校調併,除了組織、課程以外,文化因素是不能忽略的關鍵。灑下充滿希望的種子,但沒有陽光,沒有土壤,怎能成長茁壯、綻放花朵?



文化很難掌握,但是用心去觀察,就可以發現端倪;用心去思考,可以找到出路;用心去實踐,就可以改變文化。例如:新學校成立,一定要凝聚學校認同,營造「所有」學生都能共享的榮譽感;在競爭之中,勝敗之間,要「教」學生運動家精神,培養氣度與胸襟;設計能顯現學校創校精神的口號或旗幟,並且真正融入生活之中。這些看似老套,但就是塑造文化的實際作為。此外,「儀式」也是可以參考的作法,怎麼樣透過安排的「儀式」,讓學生產生「成就、自信」,對自己有新的身份認同—我成為了軍官大學的學生。



關於文化的部分,如果仔細思考,其實有很多微妙之處。限於經驗,我也無法提供很多建議。但個人認為,文化因素真的是很重要的關鍵,在規劃階段可能還不是很明顯,卻是實踐時的重大挑戰。因此建議要提早思考這些問題,擬妥相關的策略,培養教職人員相關的素養,讓軍官大學有美好的開始!



(二)師資(科系整併、研究方向、校際合作)

對於師資結構,不只要考慮「師資」的量,也要評鑑「師資」的質。師資是否能夠配合學系的發展方向?而教師的研究方向,也要能結合個人專業與軍隊發展,展現軍官大學的獨特性。此外,應增加和民間大學的交流,參與相關的學術研討會,並提出專業的意見。現今不是單打獨鬥的年代,交流,才能建立知識網路與資源。

(三)學生(招生策略、要求標準)

學生是學校的重要資產,要招到高素質的學生,就要具備高度的「吸引力」。吸引力可能是意念上的,例如「報效國家」;可能是經濟上的,例如「畢業即就業」;可能是個人期許,例如「自我挑戰」;可能是學習規劃,「優良的設備」、「小班教學」…這些優勢,必須傳達出去。近年來的招生廣告已經精緻不少,在軍官大學招生之前,媒體廣告的密集「造勢」是不可少的,並且要持續地將有關的教育成果,透過媒體、展覽、成果展呈現在國人面前。在招生策略方面,應有相關獎勵吸引優秀學生轉讀軍校,這具有「學校受肯定」的指標性意義。特別在高等教育走向「高學費」的年代,軍官大學可為清寒優秀學子,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與光明前程,這種對「社會向上流動」的助益,也是軍官大學可塑造的形象。



在實際層面,為了「量適質精」的理想,必須有高標準的要求。美國軍校在招生時,規定層層學生必須符合的要求,在畢業時,同樣訂出標準。部分民間大學,也有類似的規定,並以此作為辦學績效的保證。軍官大學為了堅持「限量」的品質,除了落實校內的各項評鑑考核,還要針對成績不佳的學生,給予額外的訓練或輔導。在校外方面,則應該鼓勵學生參加全民英檢、科學展覽、程式設計競賽等等活動,切搓精進,瞭解自己的實力,也盡力為校爭光。



四、結語

在我心中,「軍事」與「教育」的本質確有不同。當兩者結合時,積極而言,能夠互補地創造出新生命,消極來看,必然在成分上有所取捨。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偏重必然帶著輕忽,重視必然隱含遺忘,只是程度的差別。這是我們必須認清的事實,也因此才要強調「定位」、「理念」、「核心」、「願景」,當我們確認軍官大學的「成分、比重」,依此鍛鍊打造,才能成就一個「有模有樣」的作品,而不是什麼都想要,反而陷自己於「畫虎類犬」、「四不像」的窘境。課程的部分,我僅能提出一些基本概念與構想,但實際的規劃,則需要各學院、學系、軍種代表審慎思考,有邏輯有系統地「組合」出屬於軍官大學的課程。組合的過程中,「有取有捨」的認知還是需要的。最後,在實踐面應考量文化因素:社會期盼、校風、身份認同、組織氣氛等等問題。文化就像滔滔江水,一味阻絕防堵只會氾濫成災,能疏導轉為我用才是智慧的作為。



由於上述文字以「心得報告」為定位,因此較多說明,而非學術型的報告,也沒有提出精確的作法,但我盡可能表達自己的看法與理解,希望可以拋磚引玉,激盪出更好的構想。請大家不吝給予指教,謝謝。

星期五, 3月 12, 2004

灰色言論

  每到選舉前,我就籠罩在一種灰色的消極氣氛中。或許有很多人熱衷於「選戰」,但是對我來說,這比較像是一場「鬧劇」。是虛假的戲劇也就罷了,偏偏這場鬧劇中,每一個角色都是如此認真、投入,反倒呈現出一種荒謬的矛盾。有人會質疑!民主!怎能說是鬧劇?的確,民主不是鬧劇!但鬧劇式的民主也是民主嗎?這是文字遊戲...沒啥意義!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們要的是什麼?我們做的是什麼?而兩個答案,人們甚至根本沒有想過答案,正是我灰色情緒的來源。





  常常問自己,也問別人:「你覺得臺灣有希望嗎?」答案通常是消極的。我沒有那種洞燭機先、預判局勢的能力,只是很直觀地從「現況」來想像。而現況,很讓人失望。晚上跟佑蓁、明宗吃飯,卻都圍繞著這些沈重話題,不知道是不是我造成的,但是能跟別人談談心中的感覺,真的很不錯。觀點或許不同,然而這並不是問題,重點在於互相體會理解,然後為「我們」的未來,找出一個方向,而不是受政客、媒體操弄,受歷史偏見所侷限。否則,意氣用事的決策、短視近利的操弄、盲從逐流的規劃、父債子還的族群爭論...會將臺灣帶到哪裡?會給下一代什麼樣的環境?我不斷地問自己這些問題,但迷霧中,始終找不出方向。



  批判臺灣的缺點,並不代表不愛臺灣!前陣子常常出現「唱衰臺灣」的指控,這陣子也聽到某些人說:「你假如覺得臺灣不好,認為美國比臺灣好,那就搬去美國,不要留在台灣!」我不認同這樣的論調,這裡面有太多自我的偏執。不能說真話!難不成自欺欺人、夜郎自大式的自我陶醉才是受「肯定」的?對於「什麼是真的」,這可以有空間來討論,甚至提出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辯證過程是開放的。但是拿「唱衰」、「鬥臭」、「不愛臺灣」的帽子來否定對方的發言權,這實在無助於共識的形成。而「說臺灣不好,就不要留在台灣」的論調,更是可悲!要留在台灣,就不能說臺灣不好?我們不是有很多地方都說要「學習」他國,為何要學習?理由不是因為自己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而他國的經驗可供參考?但在這裡,卻又不承認自己的缺點,不承認他國的優點,這實在是很矛盾的心態。



  我愛臺灣,我也要留在台灣,但我不會因為這樣,就不說我該說的話。同時,我接受不同的觀點,思考彼此立場的差異,更重要地,我也願意被說服!期待有人說服我:「臺灣的未來發展充滿希望!」然而我不盲目地相信無端的神話或預言。認清現實是展望未來的基礎,或許距離我們二十步的地方,就是伊甸園,但在這之間,卻可能是萬丈深淵。要怎麼過去?架橋?繞道?或是義無反顧地向前跳?我們必須承認懸崖的存在,我們也必須考量自己的跳躍力夠不夠,還有種種相關因素,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而做選擇,需要討論與辯證,臺灣有許多議題需要討論、需要凝聚共識,但很荒謬的,臺灣的社會往往是拒絕共識的,或許是選舉文化使然。為了操控選票,不斷地強化區分、切割與對立的情勢,我不客氣地說,這是一種荒謬的慢性自殺。在這齣歷史悲劇中,我扮演什麼角色?你要扮演什麼角色?想著,能不灰色嗎?

星期二, 3月 09, 2004

返校

  這幾天看了一些資料,主要完成了幾個課程概念的介紹,我的想法是將幾個複合的概念拆解成最原始的構成元素,掌握這些基本概念,才不至於被各種「變形」所迷惑。例如:「課程」、「學程」、「學程制」;「核心課程」、「通識課程」、「核心通識課程」。但是在軍中能參閱的書籍不多,有些想法不知道正不正確,因此星期一就拿著報告大綱向組長報備,希望能夠回師大找老師確認一下,順便詢問教授們對學程制與課程規劃的看法,Willy學長很爽快地答應了。透過孟穎得知星期三是比較合適的時間,於是星期二就繼續規劃怡怡姐交代的任務-「建議研習的師資」。這時才發現,老師教得好有什麼用?很久很久以後,可能會有學生記得這種學習經驗,因此在某個時候「推薦」老師參加某種活動,獲得某種肯定。當然教授們不見得在乎這個啦!只能說他人的「口碑」,可能有很長遠影響,所以做事教學都還是要很用心謹慎,可能十年後、廿年後在偶然地發生影響,也算是提醒自己囉!




  今天早上九點向組長報備後,就朝學校出發。從科技大樓走到師大,一路上越走越熱,衣服一件一件地脫,結果一手外套,滿背包都是衣服。唉!誤判天氣,穿錯衣服,還真是一件討厭的事。十點多跟孟穎碰頭,因為變胖被她數落了一番,但鐵證如山,聽了雖然不爽,但只能無言以對。十一點與甄曉蘭老師討論,確認了一些概念的確跟我所想差不多,甄老師很清晰地談了課程規劃的一些關鍵問題,獲益良多。就像以前上課一樣,討論過後總是滿腦袋充實感,但自己還要花時間歸納吸收。甄老師也再次強調,參與這種大計劃的機會真的很難得,「當兵就是要這樣!」,而國軍單位考慮到「專業預官」的調用,也是相當值得鼓勵的一種方式。嗯~我當然支持這樣的說法!



  午餐過後,到研究室找張建成老師,先向他報告相關的狀況,再詢問課程規劃方面的問題,老師主要從行政措施、學生分組、組織架構來談,他認為如果組織架構能夠設計妥當,課程規劃反而不是很困難。從文化層面,張老師也談了一些學校調併的影響因素。我覺得文化因素在調併案中,是一個在表面規劃較不明顯,但實際上極為重要的關鍵。因為張老師要趕星期六的研讀會報告,所以我也不好意思耽誤他太多時間。接著到系辦找周愚文主任,之前在相關資料上看到,周老師曾經參加幾所軍事院校的學校評鑑,因此對這些議題應該有一些看法與建議。如周老師的一貫風格,快狠準地將系所、師資、課程、學生等面向一一分析,然後提供具體的建議,只能說「很‧恐‧怖」。書念得紮實、事情做得多、世面見得廣、腦袋動得快…綜合起來,真的就是個人物了!



  在學校也碰到不少同學跟老師,不瞭解的人都覺得我過得「太爽」!因為我怎麼可以常出來?實在令我哭笑不得!我上次出現在學校,是因為「結訓假」,這次則是「公務」,在軍中的其他面向他們沒有接觸,只有憑這兩次的「印象」,而就這樣,我陷身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唉!人的印象還是很主觀的!在他們的分類架構中,我就是一個爽兵,之後的每次接觸,都是更加確認這樣的分類。感受這種「分類架構」,還真的是很無奈啊!



  回到營區已經是晚上七點多,回學校的確收穫很多,但也很累,老師們的建議只能等明天再補充到書面資料裡。有種感覺,我一個碩士預官或許沒什麼了不起,但我不是單打獨鬥,我可以回師大尋求資源與支援。這樣的網路關係在新時代中,是很重要的。沒有人樣樣都懂,但只要有這種知識交流的管道,凝聚起來就是不可小覷的資源。「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重點嗎?我目前不清楚,但深刻感受到的則是「媒介」、「管道」的重要性。我認為,掌握「媒介」的人,將是新的優勢(宰制)階級。

星期三, 3月 03, 2004

第一天

  在指南營區的第一晚,搖晃的床讓我折騰到半夜,只要稍一翻身,床板吱吱嘎嘎地晃了起來,原本架蚊帳的鐵桿猛往牆上撞,吵得我心煩氣躁。二點多睡意已經被消耗殆盡,起身把鐵桿拆了,將床墊平,總算可以掙得幾分清靜。還有一件使我煩悶的事,或許是因為營區是處於山谷,所以各家電信公司的訊號弱得可憐,在辦公室大眾PHS徹底掛點,在寢室中華電信只在角落有一格的信號,只好換成遠傳的卡來應急。但PHS當初就是為了通話便宜才辦,現在連中華電信網內互打也沒輒,居然要靠莫名其妙辦來的遠傳撐場面,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除了這兩件小事,這邊的建築環境雖然有點老舊,但有種復古的氣息,放眼望去,一片綠意。清晨的鳥叫,深夜的蟲鳴,襯著這兩天的清冽氣息,其實還不錯。





  早上7點多進辦公室,燈還暗著。打開電腦,開始讀昨天處長給我的作業,28頁的西點軍校課程簡介,他還要我做三十分鐘的報告。也好,有人丟作業,我至少不會浪費時間。沒多久,有學長要我幫忙拆問卷,這只需要反覆動作,我就一邊看著軍事教育論文集,一邊機械化動作。這件工程也耗了我好久,我懷疑,人從勞動中能獲得成就感嗎?不盡然。下午有個特別活動,一位之前跟著組長的弟兄回來「報告」,題目是「軍事教育預算制度初步檢討」,以經濟學的觀點說明一些經濟概念,以及理性預算制度。接觸不同的領域很新鮮,其中教育投資、人力資本的概念從前學過,但心中總覺得太過理想。當然不可否認的,很多模式都是理想。或許教育社會學的觀點讓我特別關注「公平」、「分配」的問題。教育投資會有收穫?我想整體而言可以給與肯定的答案。但教育投資裡,資源怎麼分配?誰分得比較多?誰比較常獲得?誰能取得長久的資金投入?投入與產出是如何判斷的?怎麼去評估投資的報酬率?特別教育又有「效果延後性」,不像貨品生產,可立即判斷成效。錯誤的產生,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正所謂「誤人子弟」。



  晚上又是聚餐,十點多回辦公室收拾東西,漫步走回寢室,目前的感覺只有一點孤單,雖然同事長官們(我都叫學長、學姐)都很好,但在這種高司單位,我沒有半個「同學」,沒法一起承擔這種陌生感。不過也好,我的行為舉動相對就自在多了。才來兩天,就感受組裡的業務繁忙,我倒不是擔心工作重,而是怕我這個選員來的「教育專業」,沒法提供夠有用有力的支援。我經常想,如果我沒抽到籤,會到何處?如果那個博士中籤,是否會給他們更大的幫助,不管是實質或心理上的。但我就是不肯認輸,反正做不好就學嘛!一年多的役期,在這被操總比空白度過來得好。而且正如許多學長說的,能夠參與這個大案子,真的是很幸運。我心中也這麼想,現在博士、碩士那麼多,但我卻有機會參與這種大型規劃案,實在是難得的機會。把握吧!

星期二, 3月 02, 2004

報到

  下著細雨,早上八點到國防部軍事教育處報到,營區位於木柵。我的編制是屬於「基礎院校調併規劃組」,為因應軍事院校調併規劃而新設的附加編組,九十三年一月一日才正式成立。事前已經從教官那得知這單位是「重案組」,因此幾天前就開始心理建設,業務繁重、加班頻繁早已是我所預期。剛報到,就可以感覺大家的忙碌,以及那種團隊合作、相互激發的氣氛。而聽說,前幾週都是沒日沒夜、水深火熱的日子,現在看到的已經是「輕鬆」的情形。因為是菜鳥,狀況都還沒搞清楚,所以leader沒有直接交辦任務,但給我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不能稱呼組長、長官,而直接叫暱稱或名字」,違背規定的要罰錢,很特別,沒有官僚氣息。此外,牆上掛著一塊牌子寫著:



別人大量製造人才

我們限量打造將才



  早上除了跑跑報到的流程,就是從三卷大事紀要瞭解先前的作業,也簡單做了一些摘要。下午,跟著小組一起開會,趁著開會前的空檔,組長要我簡單地自我介紹,沒想到介紹完,就是一連串地「口試」。教育方面的問題當然是主軸,然而從畢業歷經教師甄試、教學、入伍,相關的書籍與資訊真的疏遠了,只有一些基本精神與理論跑不掉。我盡可能地表達,但也無法談得很深入,一方面跟自己的能力有關,另一方面,當然是緊張。如同我在國管院時的感受,要說明闡述自己所學,讓相同領域的人懂,只是基本功夫,要說得讓其他領域的人瞭解,才是真正功力,我還要加油才行。



  自我介紹末了,組長問我一個重要的問題:「你是碩士,小少尉,但哪天出去開會時,碰到的可能是博士、高階長官,面對他們的質疑與批評,要怎麼處理?因為你出去是代表國防部!」的確是個尖銳且關鍵的問題。我的回答大概是這樣:「為了處理這種挑戰,平時就應該多瞭解我們規劃的考量與取捨,例如下午看到關於學校合併的模式原訂有三種可行方案,組裡就安排三組人馬辯論,討論利弊得失。如果我能掌握這些考量重點與原則,面對他人的質問,就能有所根據地予以回覆…」,組長說:「就是要說實話,說實話是很重要的」,晚上餐敘時他又再強調「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這個問題我晚上又想了很久,我一個年輕的碩士,一個少尉,要怎麼能夠服人?我掌握「專業」的程度有多少?會不會對不起師大教育的招牌?這種問題沒有答案,唯一確定的,就是我必須不斷努力。不足,就多花時間學,多花時間想。



  晚上,是迎新餐敘,吃吃喝喝之間,融洽的態度依舊,但節奏步調輕鬆多了。「要能做事,也要能玩」,學長姐們徹底貫徹這個目標,十點多,他們續攤去唱歌,我這個小朋友則先行回寢室。把房間粗略地整理一下,四處看看環境設施,準備迎接我在指南營區的第一晚。雖然是國防部單位,但是寢室的設備是有點抱歉,感覺濕氣很重,斑駁的牆上掛著不知名蟲子的卵還是蛹,沒有床墊,只有一條泛黃的棉被,但是覺得蓋了可能會得皮膚病,還好有帶睡袋過來,否則漫漫長夜如何熬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