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月 18, 1999

語言與人生

一、語言文字幫助人們團體合作與經驗累積



  人類之所以能夠發展出異於其他動物的高等文明,所憑藉的不單單是人類的聰明才智而已,最重要的是語言與文字的幫助。語言和文字幫助人類互相溝通,藉由語言與文字,人類可以輕易地將自己的意見、感受、訊息、知識表達給其他人,當然也可以藉由語言與文字來接收別人的意見、訊息。在這種思想、經驗、知識可以互相交流的情況下,人類面對各種事物的挑戰時,都能夠發揮一種強大的團結力量。這種力量是發揮於經驗與智慧的累積、交流,使人類團結成一個巨大的整體。這種力量使人類在大自然的危險中生存了下來,也使人類創造了今日的文明。



二、語言文字對我們的生活有深遠的影響



  語言與文字對我們的深遠影響時時刻刻不停地在進行著,但是一般人很容易忽略語言文字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其實我們的生活可以說一直受到語言文字的支配,但是大多數的人只是把他當作一種生活的「工具技能」。沒錯,我們可以藉由語言文字得到我們需要的資源,例如知識,由此看來語言的確是一種工具,但是我們不能忽略語言文字是一種「符號」。符號的意義是人類賦予的,而大部份的符號都具有被認同的意義,例如大家都知道1+1中的「+」這個符號代表什麼意義。但是語言是代表人類思想的符號,語言的使用操之在人,因而我們不能要求一個人的語言一定要跟自己的實際想法一樣。我們可以說「我累了」,然而事實上我們可能一點都沒有疲累的感覺。

  正因為語言與它所代表的事物間並不一定有連帶的關係。所以當我們面對語言文字時,我們應該考慮到語言的真實性,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想一想是不是我們不小心對語言的意義有了誤解。為什麼要這麼慎重呢?因為我們實在太依賴語言了,我們在無意中常常毫無疑問地相信語言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忽略了「言詞並不是現實」這個規則,而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可避免地受自己本身的偏見、主觀想法所影響,對於別人的語言文字有了誤解。舉例來說,我們從小可能就由父母口中聽到關於「中國大陸」的敘述,吸收了他們的「語言訊息」,由此構建出一個對於「中國大陸」的認知,但是這個認知可能是與事實不符的,長大後經過比較客觀的報導,我們會發現,中國大陸真正的情形並不像我們所認知的:大陸同胞身處水深火熱,過著啃樹皮、吃草根的生活。這就是語言對我們的影響,假如我們吸收的語言訊息帶著錯誤的描述,那麼我們經由這些描述所構建的認知也是不符事實的。在我們的教育歷程中,有很多知識都是經由語言文字來學習的,沒有機會實際去體驗經歷,那麼老師課本的錯誤描述或是我們對語言文字的誤解,都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



三、使用「報告用的語言」可以避免紛爭



  事實上,我們沒有辦法要求一個人說出來的話或寫出來的字完全符合他真正的想法,但是我們可以使用一種「客觀」的描述方式來呈現我們要表達的意思。這種語言必須是「可以被證實的」而且盡可能「避免推論」。這也就是說,我們的敘述必須要根據真正的事情來敘述,而這語言文字的描述是可以經由考察來證實的。另一方面,為了保持語言的真實性,我們應該避免作推論、判斷,因為當我們在作判斷、推論時,我們會不自覺地受到自身背景、喜惡、偏見的影響,而做出違背事實的描述,這很容易造成別人的誤解。因此我們在描述一件事時,尤其是純客觀意見的交流時,應該儘量忠實地表達實情,不要代替別人作不必要的判斷。

星期五, 11月 12, 1999

想不到的自己

想不到的自己

作者: SPAM (來者何人?) 看板: mylife

標題: 想不到的自己

時間: Sat Nov 13 06:17:36 1999



居然有這麼一天

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竟然成為這種人

以為日趨單純的個性卻又往另一個方向狂飆

傷害了人

是用心去刺心的痛

在別人身上

--

※ From: coolla

【尋夢小築 coolla.dorm1.ntnu.edu.tw】

星期一, 11月 08, 1999

九二一後的省思與感想

  那個晚上,雖然震得驚慌失措,但是卻也沒有想到,會是這麼地嚴重。這短短的幾分鐘竟會震垮震碎了這麼多台灣人民的心,竟會帶來台灣歷史上的漫漫黑夜。截至十月四日,這場地震在全台灣各地的災情共計2256人死亡、8731人受傷送醫、53人失蹤、交通阻絕受困7人、房屋全倒7018棟、半倒5942棟,災情慘重。


  九二一巨變距今已兩個月,大部份的人陸續從陰影中走出,漫長災後重建的展開也考驗著台灣人民。兩個月發生了不少事,而不斷討被論的話題就是「這是天災?還是人禍?」。在這次巨變後,除了操之在天者,無法歸咎,而對於操之在人者,對於人禍,檢討之聲不絕於耳,以下就建築層面與親身經驗出發,檢討我們是否有所反省覺悟?對於你我又有如何的衝擊?


  無家可歸,是多少台灣人民的痛?而更令人心痛的,又有多少人的生命是被「家」所奪去?原本溫暖令人心安的避風港,竟會成了生命的剝奪者?成了生死別離的幫凶?建築,在這次的檢討聲浪中可說是超級主角。從天而降的巨禍我們無法避免,於是我們便要問「為什麼我們的房子倒了?不該倒的房子為何倒了?」。閱讀過一些建築期刊的報導後,檢討如下:





(一) 地震帶的劃分與建物的避震要求



  根據相關單位的研究,政府將地震帶分為四級強震一甲、強震一乙、中震、弱震,各級地震帶上的建物各有不同的要求標準。中部大部份受災區在這次地震中屬於中震帶,而這次近震源區發生高達1G的地表加速度,遠超過法規中規定要求的設計0.23G,以致造成中部地區的重大傷亡,因此有人歸咎這次九二一地震之所以造成這麼大的災情,有一部份在於政府地震帶的劃分有缺失。





(二) 建築制度的缺失



  國內建築業常有業主即是承包商的情形,使得建築師的監督角色尷尬矛盾,如何能夠要求施工情形?當建物沒有依照原計畫興建時,建築師也無從抗議起。另一個問題是建築過程中角色分工混亂,整個建物興建的過程中,其實必須依靠許多專業人員的合作,有建築師、大地技師、結構技師、設備技師等等,而每個人都具備其獨特的專業能力,各有所長,然而責任歸屬上非常混亂,過程中若有偷工減料的情形,建物有問題究竟誰該負責並沒有明確地規定,況且在業主即承包商的情形下,使得責任歸屬更為混亂。而許多建築公司在建物完工後,惡意倒閉以逃避將來的責任歸屬,這樣缺德的行為,政府應該嚴格徹查,還給人民公道。





(三) 不良的建物使用習慣



  對建築物來說,每一棟建築物在設計之初都有它的考量,即使隔間、裝潢也會對建築物耐震度產生影響,偏偏一般民眾在購屋後,大多任意更改結構,地震中往往經不起耐震度的嚴重考驗。一般建築物在設計時,已經把建物的功能考慮進去,作為辦公用途的建物耐震度設計一定跟做為倉庫用途的建物不同,不可以隨意改變,如果要做結構的調整,一定要找原設計師諮詢。這次震災中,許多「軟腳蝦」建築倒塌嚴重,即是因為任意更改一樓樑柱結構作為大賣場,結果耐震度減低,才會造成災情。





(四) 水土保持的忽視



  這次地震造成嚴重「走山」的情形,親眼目睹原本南投蒼翠的九九峰,如今變成光禿禿的一片,而往中橫的路上,沿路清一色都是根淺無法涵養水分的檳榔樹,水土保持一向沒有嚴格要求,每遇豪雨便容易產生土石流,無怪乎這次地震處處坍方,嚴重影響救災工作的進行。





  九二一後自己曾前往南投埔里及東勢擔任義工,親身體驗到震災的可怕,一幢幢不堪入目的建物有如痙攣般地倒在路邊。一夕巨變,災民的心理壓力也不是我們能夠切身體會的,尤其是學生與孩子們的問題,孩子雖然許多仍是到處嬉鬧,但是心中的陰影久久不能散去有時一爆發便是不可收拾,有些停課的中學生成天遊蕩無所事事。而還有社會大眾所忽視的一群,即是獨居老人與違建戶,一是沒有應變能力,一是無從申請救助,這些違建戶大多是老兵,面對災變生活態度消極,也不求助,老命一條聽天由命,原本已存在的社會問題,在震災後又更加嚴重。這一震,震出了許多問題,黑夜過後,一方面必須動員重建,另一方面,必須痛定思痛,徹底檢討,擺脫種種人禍,讓台灣面對天災,不再這麼脆弱、不堪一擊。

星期日, 11月 07, 1999

學校重建的省思

  九二一大地震也讓許多學校受到重創,災區也緊急停課了一段時間。在復課與相關措施後,接下來就是學校的重建,包括拆除、改建、補強、甚至遷校或是整體重建。這次巨變帶來了傷痛,但也給了我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我們如何掌握這個代價不斐的契機?就要看我們是否能夠記取教訓、深謀遠慮。尤其災後整個地區生態都有所改變,重建的路上必然要多點縝密的思量。以下就幾個面向來討論重建路上必須面對的幾個問題。





一、 學校環境



  對於許多地區來說,災後的家園可說是山河變色,原來的居民幾乎認不出來。對於地表環境的巨大改變,以及這次地震的經驗,學校原有的地理環境是否安全?是否位於地震帶上?建築物是否還能使用?是否要考慮遷校?或是就地重建?這些對於災區學校來說,都是必須審慎考量的,因為校園每天動輒數百人在此活動,怎可不小心?而災後檢討發現,竟有許多學校建於地震帶上,而且不乏災情慘重者,若大地震不是發生在凌晨,而是毫無預警地發生在活動頻繁的白天,那學校將造成多少傷亡?





二、 學校型態



  災區經過巨變,有些生態已經有相當大的改變,人口流失外移、將子女送往外地寄讀、產業轉移等等,都會影響到學校的運作。例如最直接的影響可能是學生人數減少,那麼學校必然要有所調整,若學校硬體也受損嚴重,那麼就要考慮是否要重建或是縮小規模甚至廢校。如果當地災後缺少幼稚園,家長又忙於重建家園無暇照顧,那麼災區學校是否要對此有所應變?個人十月初時前往東勢義務服務,發現許多家長確實需要托兒的機構,尤其有些學校復學乃是上下午制,因此有些學童上午或下午仍然無處可去。總之,學校的型態必須因應災區情況而有所改變,有長久者,有應變者,都是重建過程需要考量之處。





三、 「新」學校的整體設計



  此處所指「新」學校即是只因為受損嚴重或是必須遷校,因此必須「重建」校園的學校。有這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就要好好把握,做好校園與建物的規畫,設計出適合教育的環境,配合能加強教學效果的設施,使學生能夠自由自在地學習,趁機打造一個新的教育烏托邦。而一個妥善計畫與經營的學校,也才能夠拉住學生以免學生外流。在「新 」開始時,也必須考慮災後新的情勢,災後重建並不是原有多少學校就要重建多少學校,正如前所說,如果學生人數減少,那麼併校或廢校必須列入考慮,而對於災後居民的聚集區,也可能要增校或是增大當地學校規模。順應居民的分佈,學校的建校地點也必須有所挑選。重建並不是完全恢復原有,若是如此,那麼就失去「新」的意義,重建必須要比從前更好,比從前更棒。





四、 社區與學校



  災後社區與學校的關係必須重新建立,因為災後可能產生新的學校,也可能產生新的社區,或是兩者性質都有所改變,尤其災後所形成的新社區,其文化來源包含甚廣,其組成份子也來自各方,有些學生將會面臨新學校與新社區的陌生環境,其適應期需要適當的輔導。社區與學校的關係原本就十分密切,尤其現今強調學校社區化及鄉土教育,也鼓勵家長的參與,社區與學校的關係將影響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各個層面,因此災後如何儘快將兩者重新連結將是當務之急。有造鎮計畫的地區,則必須將此列為造鎮過程的重點工作之一。





五、 特殊的性質



  災區學校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必然具備某些特殊性質,這些特殊性是暫時性、應變性的,而非永久性的。例如災區學校應該加強學生心裡的輔導、加強家長與學校的聯繫、教學的進度容許放慢、教學方式與內容因應實際情況可有所應變、寄讀學生的安置輔導與聯繫、上課地點與時間的調整等等。在重建的過程中,盡量讓校務及學校運作上軌道,也就是讓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有規律,但不一定要完全與災前一樣,有規律的生活比較容易使學生有安全感,否則學生在災後混亂的情境中已飽受驚嚇,回到校園又不能安心學習,這將會造成學生日後的問題。





六、 新的教育機會



  如同災後是學校整體規畫的契機,災後的重建也是新的教育機會,即表示可以趁此改變以往的教育方式,趁機邁向貼近教育理想。例如人本基金會就極希望趁此將開放教育落實,既然沒有教室,那就以大自然為教室,既然沒有教科書,那就地取材,由老師自編教材。然而教育的改革仍有其現實面,不可能只有災區如此做而其他地區維持原貌,但是災後重建「新」的觀念,給我們重新思考的機會,對於以往視之必然或不在意卻很重要的事物加以思考。





  災後百廢待興,也許很多人都想快點恢復原本的生活,但是重建的路上,有許多事是急不得的。學生每天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學校從事教育活動,因此學校對於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學校重建所必須考慮的面向也十分廣泛,思考不可馬虎,尤其從前沒有思慮清楚的,現在更要多費心思。撇開學校的教育功能不談,但就災變後學校成為物資集中地、指揮據點、居民避難所、直昇機起降地等等,就可知道學校在緊急應變時所扮演的角色。就學校活動來說,在學校活動的學生動輒數百人,而且時間頗長,那麼學校的安全豈是我們可以馬虎的?因此學校建築的安全性的要求必需比一般建築來得高。災後,是新的開始,不管誰有錯誰該負責任,災後重建的「新生活」、「新環境」、「新學校」、「新教育」都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唯有每一個人都付出,才能享受,在這樣的過程中,記取教訓展望未來的「思考」,將是重要基本的指導原則。

星期六, 11月 06, 1999

黃衫歲月

  「為什麼想要加入服務隊?」





  「因為以前曾經參加過營隊,那些大哥大姐帶給我許多寶貴的東西,如今我已經長大、有能力,我也要去服務、奉獻。」





  多麼美好的循環,很少見嗎?不,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同樣的故事都在進行循環著。有一群人,用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徬徨的青少年們分享,用不同的表現方式讓他們覺得求知並不是這麼制式化,傾聽他們不敢跟老師父母訴說的心事,我們不要只當他們生命中的過客,而要當一個播種者,種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我們是「教育服務隊」。





  「服務他人、成長自己」,是教服的大隊宗旨。在出隊前的訓練過程中,每一個教服的伙伴參與成長課程、生活營,學習服務、輔導理念、如何帶領營隊、設計活動、美工、文書、團康能力,這些都將使你獲得成長。成長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有能力去服務,去試著給予他們一些建議、影響,給予他們一個快樂的營隊回憶。你或許會把這些能力的增長當作是一種收穫、成果。但是其實將來最讓你難以割捨的,卻是與伙伴們一起設計活動、課程那段同甘共苦的日子,以及出隊時與小朋友相互心靈交流的默契。這些將會在許多年後,仍然不時激起你心中的漣漪。





  「關於那些瑣碎的事件與名字,也許早已被時間埋葬,但你總是無法割捨,曾經振撼心靈的感動。」,每次看到這段文字總有種莫名的感動。那些原本以為會漸漸淡忘的往事,卻一幕幕地深深刻畫在腦海中,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累積著回憶的重量。而那份難以忘懷的心靈撼動,仍在心中激盪不已。這樣的心情,大概讓你覺得過於飄忽不定吧!但是誠摯地邀請你加入教服的這個家庭,親身去體驗,當你經歷過這心靈的撼動後,聽到「累不累?」「累,可是我們不怕累!」這句教服有名的口號時,相信你心中會深深感受到這句口號後的感情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