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月 29, 2012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書文摘要

041某些對自由的幻想不僅損害了動物園,也損害了宗教。


052把懷疑當作人生哲學就跟選擇不動來當運輸工具一樣,到頭來你哪裡也去不了。


054人類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切的中心,這就是萬事的禍根,無論是神學上或動物學上皆然。


068海迪格(Hediger)在一九五○年說過:「兩隻生物碰面,能夠震懾住敵手的就會被認為是社會階級優越的那一方,所以社會階級並不一定是用打鬥來決定。有時候只要來一場對峙就夠了。」


106人會搬家是因為受夠了焦慮煎熬,就因為感覺到無論自己多麼努力,一切辛苦終歸徒勞,自己耗費一整年的功夫、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成績,會在一夕之間毀於他人之手;因為感覺前途障礙重重,自己或許可以勉強支撐,但孩子卻沒有明天;因為感覺什麼都不會改變,幸福富庶只有求諸異鄉。


113金蹄鼠和犀牛都一樣,只是需要同伴。馬戲團的獅子並不在乎牠的領袖是個體質孱弱的人類,虛擬的結果是確保了獅子自己的社會地位,暫時避開殘暴的失序狀態。至於幼獅,如果牠知道母親是一條狗,絕對會嚇得四腳朝天,因為這表示牠是沒有母親的孤兒,而這是所有年幼溫血動物最無法想像的悲慘命運。

星期一, 11月 26, 2012

耑耑的情緒落淚

  昨天,耑耑看著《小雷與波波》的故事DVD,有一則〈波波不見了〉描述爸爸帶小雷和波波(一隻猴子布娃)到海邊玩,小雷把波波放在沙堡上睡午覺,爸爸和小雷和海浪玩得很開心。玩了好一陣子,收拾東西要回家了,爸爸和小雷竟然忘了波波。


  畫面帶到波波孤獨無助地躺在沙堡裡,然後海浪一波一波的襲來,快要淹沒沙堡和波波。這時看到耑耑突然扁嘴,然後竟然落淚,哭了起來。一開始我覺得好笑,但看著耑耑哭得這麼「認真」,馬上又心疼起來。趕緊抱抱他,輕聲告訴他波波已經被爸爸和小雷找到,一起回家去了。


  看完這段影片,耑耑示意還要看一遍。於是又從頭播一次,第一則〈小雷感冒了〉與第二則〈小雷溜滑梯〉都沒事,耑耑只有「咦」、「哇」這樣的呼應,看到〈波波不見了〉,他的表情又不一樣了,看到比第一次更前的段落:爸爸和小雷要收拾東西回家時,耑耑就開始扁嘴掉淚,還回頭要抱抱。


  跟孟穎說了耑耑的多愁善感,為了眼見為憑,今晚又播了一次DVD,然後同樣的情緒反應又再次出現,而且「流淚點」更早:「當爸爸把波波放在沙堡,然後小雷和爸爸一起玩」的時候,耑耑的表情就開始變了,而這一次,哭得最嚴重。到了第四次(沒辦法,耑耑還是要再看一遍),說實在,我心裡已經不想讓耑耑再看了,因為不知道這樣的情緒反應對他好不好,耑耑會不會太容易入戲啊?


  不是生理需求的哭,也不是自身遭遇、恐懼害怕所引發的淚水,這次耑耑看影片產生的「感動」,應該算是一種間接的觸發,似乎與之前的狀況不同,因此特別紀錄下來。


  小孩子的情感,很奧妙啊!那晶瑩的淚珠,就是他與外在世界互動的結果,很可愛、很單純、很真實,也很感動人!!

星期三, 11月 21, 2012

這麼輕易討厭人是我開始討厭妳的原因

  前幾天終於可以一覺到天亮,但今晚被妳破壞。本想長篇大論解釋、釐清,但也是自己寫辛酸的,又有何用?妳高興那樣批評,也不想當面溝通,那就文責自負。



  我不認為自己事事做得圓滿無缺,妳批評的我可以接受,不足之處不用妳說,我也會修正。但也請原諒我個性上的缺陷,我誠實地說,妳這麼輕易討厭人,是我開始討厭妳的原因。

星期四, 11月 15, 2012

這世界是怎麼一回事?

  有些孩子做不好,卻太多溺愛;有些孩子做得好,卻缺乏掌聲。這世界是怎麼一回事?不能先給予肯定再引導調整?總要藉由抹滅他人付出來成就自己的論調?沈淪不是沒有理由,因為總有「大人們」,不要你努力振翅,只要你乘風飛。問題是,哪來這樣稱心如意的風?

星期二, 11月 06, 2012

「應變」失敗的原因

  今天體悟,遇到偶發事件,團隊應變之所以失敗收場,可能原因之一是「權益至上的觀念」,其二是「過多的自我判斷」。



  首先,有些事件牽涉到權益的衝突,就像「黑羊白羊過獨木橋,互不相讓」的故事。當雙方卡在橋上的時候,都認為自己對,都認為自己沒有理由退讓,於是輕則僵持不下,徒耗時間精力,雙方都無法繼續任務;重則大打出手,落得兩敗俱傷,甚是留下日後衝突的種子。



  誰對誰錯,在當下究竟重不重要?是否值得停下所有活動爭辯個清楚?或許依照情境或經驗,有不同的答案。在某些情況下,立即釐清有其必要性。然而大多時候,互相禮讓或者適時退讓,能夠讓雙方獲得「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結果,而不是全有或全無的零和競爭。甚至擁有正當性的一方,如果衡估情勢,自己調整應變損失不大,而可以造成另一方更大的獲益,是否有胸襟與視野「讓道」,展現不凡的氣度?


  在應變過程中,領導者的角色非常重要。但我今天提及「過多的自我判斷」,並非指領導者,而是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在緊急狀況下,領導者必須下達應變的指令,對於這些命令適不適切?有沒有更好的作法?僅有極短的時間討論反應。對我而言,詳加討論這些問題的時機是「事後檢討」,而非當下爭辯不休,錯失應變的時效。


  領導者下指令,領導者負責。問題是,其他隊員「過多的自我判斷」經常干擾應變措施的貫徹。領導者評估多方情境做出判斷,有時候必須協調各工作小組變更任務內容,但隊員如果只基於自己認知,覺得「不用改變」、「我絕對可以應付」、「以前...也沒有什麼問題,這次照常就好」......結果就是應變失敗。當事後檢討時,幾句「我以為...誰知道...」、「他又沒有跟我說清楚,我怎麼知道...」好像可以推卸責任,但改變不了應變失敗的下場。在事後檢討時,不止領導者的應變能力要接受檢驗,團隊成員的貫徹程度也要同程度的要求,兩個面向相輔相成,一個團隊才有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