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月 02, 2010

基測後,我們這樣玩《前言及索引》

  基測過後,大多數的學生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長久束縛身心的繩索驟然鬆開,有人迫不及待栽進中斷已久的休閒娛樂,有些早就計畫好好大睡一場,有的人只想每天發呆,什麼都不做……在畢業之前,我相信99%的國三學生心裡想說:「我只要放鬆!別再上課,別再考試,別再叫我讀書了…」或者換個說法,從基測到畢業典禮這段時間,多數學生所期待的學校生活不同於以往,現場教師應該可以強烈感受到這個改變,用原本的教學模式很難獲得他們的青睞。但學校的目的是「教育」,總不能放牛吃草、無為而治吧!在這段特殊時期,可以嘗試怎樣的學習呢?

  去年五月,同樣從基測束縛解放的我,決定帶著班級實施「青春不留白計畫」,其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籌辦班級活動,一方面培養策劃與執行能力,一方面讓全班擁有專屬紀念品與獨特的回憶。我提出了六項活動,在說明各項內容後徵求「執行委員」,這些人負責主要的籌畫工作,但在執行時可以請求其他同學的支援。而我則要擔任總策劃、首席顧問兼最好用的小幫手,畢竟國中生的活動經驗不足,需要比較多的帶領及引導,重點在於讓他們從參與中學習,從玩樂中成長。

  基測後,我們這樣玩Ⅰ《班誌電子書》
  基測後,我們這樣玩Ⅱ《三對三鬥牛聯盟》
  基測後,我們這樣玩Ⅲ《紙飛機大賽》
  基測後,我們這樣玩Ⅳ《蒙太奇拼圖》
  基測後,我們這樣玩Ⅴ《音樂創作專輯》
  基測後,我們這樣玩Ⅵ《角色扮演之春捲謝師Party》

  介紹完這六個班級活動,我彷彿也重新經歷了那段愉快而充實的難忘時光。正如當初擬定的計畫名稱:「青春不留白」,希望在彼此的心中都留下繽紛的記憶。雖然這些活動看似玩樂,但我相信學生在籌辦、參與的過程中,正在進行另一種學習,這也是基測前我不敢貿然實施的嘗試。我必須承認這幾個活動的設計還不夠周全,在理念上也有待深入思考,但之所以斗膽獻曝,因為我想分享一種「可能性」。在基測之後、畢業之前,何不「玩玩」看?蘊含可能性的教育不一定完美,但我覺得如果教育缺少了可能性,那就不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