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4月 23, 2010

關於西藏(一):陳年往事



  關於「西藏」的印象,最早來自教科書,大概就是地理位置與些許歷史故事的拼湊,與她隔著與我何干的高牆。在高中階段,由於王文河老師的緣故,聽到了關於那塊土地的「美」。我們看著地理課本上的照片,竟然發現老師長得就像西藏人。我想在西藏旅行未盛的年代,這張臉孔讓他的旅行少了許多麻煩吧!沒多久,一位跟老師有些相像的同學,也被我們取了「犁牛」的綽號。在年輕的歲月,許多連結是隨意且不需太多理由的。西藏,這樣一個陌生的地方,就是透過蜘蛛絲般的連結,沾上心邊。


  大學時期,電影《Seven Years in Tibet-火線大逃亡》挑起了我對西藏的好奇,不只人物故事,也粗略地接觸到西藏的人文、歷史、政教制度。在那樣遙遠的地方,人們如何生活?宗教與生命又是怎麼產生那樣緊密的連結?政治因素又怎樣影響這塊土地與人民?如果之前西藏對我來說是陌生,那麼在這部電影之後,她開始散發神秘的吸引力。然而至多是一種嚮往,在實際生活中,不過偶而留意西藏議題的新聞,僅此而已。第一次感到「接近」西藏,是在大學畢業、教育實習結束的那一年。




  某天,教學組長拿著一份公文,詢問我們這群實習教師有沒有意願參加「蒙藏委員會九十年度中學教師蒙藏研習暨參訪活動」。當時我沒有考教甄的壓力,加上原先對西藏的好奇,於是興致勃勃地報名,還拉了明宗、孟穎、忠政一同湊熱鬧。印象中是兩天的研習,蒙藏委員會畢竟是個中央單位,研習內容跟餐飲招待都很不錯,還準備了一些小禮物。但第二天,我們幾個人陷入了掙扎:暑假要不要參加外蒙或西藏的參訪行程呢?要去的話,西藏好呢?還是外蒙?蒙藏委員會還提供補助呢!這應該是個很棒的機會吧?


  一開始感到興奮莫名,畢竟是個獨特的經驗,但又有點害怕,覺得「十四天」好久!萬一不習慣怎麼辦?(現在想來真是...)又害怕西藏的高原反應與外蒙的烈日。現在算起來便宜到不行的團費,對於未有收入的我們也是一大負擔。爸媽聽到我們要去西藏,會不會反對?猶豫不決、左右為難之下,四個人也討論不出什麼結論,於是我想了一個類似「抽籤」的方法(請見下圖)。一人選擇一條起始點,向上遇到交叉就轉彎,結果「不去:去=3:1」,我們最後遵從了上天的安排。若非整理文件時發現這張紙,我還真忘了這段有些荒謬的決策過程...




  因為這張紙,2001年的暑假我待在台灣,2005年退伍後第一次踏出國門。一直到2006年的川滇旅遊才靠近藏邊,而至今未真正踏上外蒙與西藏的土地。回想這件事,也不能說充滿後悔,更無法確定當年的選擇是對是錯,有誰能知道呢?但看著這張紙,回想當時的點點滴滴,不禁莞爾一笑。正是因為這樣的感覺,讓我想把2001年的陳年往事記錄下來。


  九年前我差一點因為衝動而奔向她,但我退卻了。九年後,我與西藏似乎更靠近了。這些年來,她一定變了許多,我也是。不過,我挺懷念當時那個猶豫不決的小伙子,還有紙上象徵命運安排的粗糙線條。